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7期

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6例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6例临床疗效分析(pdf)【摘要】目的比较膦甲酸钠、干扰素(IFN)联用与干扰素单用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66例,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干扰素组33例。以谷丙转氨酶(ALT)、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HBV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

点击显示 收起

    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6例临床疗效分析 (pdf)

        【摘要】目的比较膦甲酸钠、干扰素(IFN)联用与干扰素单用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66例,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干扰素组33例。以谷丙转氨酶(ALT)、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HBV 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与干扰素组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抗HBeAg转换率分别为48.48%和30.30%(χ2=2.22,P>0.05);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75.8%和33.33%(χ2=7.22,P<0.01)。结论膦甲酸钠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其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组。

  【关键词】膦甲酸钠;干扰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IFN)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过程中,有超过半数患者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而膦甲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已有相关的报道,为提高干扰素疗效,笔者采用了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在HBV-DNA的阴转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按照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选择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66例(HBVM检查: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其他各项均阴性,HBV-DNA均阳性)。随即分为膦甲酸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组33例,干扰素治疗组33例。各组病例的年龄、病程、血清ALT和胆红素均值均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联合组用膦甲酸钠注射液(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厂生产)4.8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个月;干扰素α-2b(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3个月。干扰素组同联合组干扰素用法。

    1.3观察指标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2、3个月各检测1次肝功能(血清ALT、TBIL)、乙肝五项指标、HBV-DNA。

    2结果 

    2.1不同治疗方案对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的影响随治疗时间延长,联合组与干扰素组血清HBeAg/抗HBeAg转换率逐渐升高,至治疗第3个月,分别达48.48%和30.30%。联合组的疗效高于干扰素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χ2=2.22,P>0.05,表1)。表1不同治疗方案组血清HBeAg/ 抗HBeAg转换率

    2.2HBV-DNA阴转率检测结果见表2。随治疗时间延长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22,P<0.01)表2。表2不同治疗方案组HBV DNA阴转率

    2.3不同治疗方案对肝功能血清ALT的影响观察结果还表明,联合组和干扰素组对患者肝功能血清ALT有较高的复常率,疗程结束和结束后分别为30.90%和87.8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等流感样症状、WBC降低等两组无差异,膦甲酸钠注射过快偶有头晕、恶心、胸闷等,均可以耐受治疗。

    3讨论  

   目前,干扰素(IFN)用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有近20年的历史,至今仍为首选药物,特别是80年代初生产重组IFN以来,它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单独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综合各家报道,HBeAg、HBV DNA转阴率大都在30%~40%左右[1]。膦甲酸钠是一种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其通过非竞争性结合而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20世纪80年代国外已应用膦甲酸钠治疗CMV、HBV、HIV感染。近年来国内应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屡有报道[2,3]。为提高干扰素疗效,笔者采用了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众所周知,不论哪种类型的干扰素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时,均需通过和靶细胞受体结合,而启动干扰素反应基因成分,产生抗病毒蛋白及多种免疫调节因子。α干扰素在与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降解病毒和阻断病毒细胞的蛋白合成。此外,干扰素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感染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类抗原-1(HLA-1)的合成,HLA抗原与病毒蛋白(如HBcAg)一起作为靶抗原易为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识别,结合并溶解受感染的肝细胞,以清除细胞膜表面的HBV。而膦甲酸钠作为广谱抗病毒药,能抑制逆转录病毒,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合成。膦甲酸钠与核苷类药物不同,不需要细胞或病毒的激酶激活,而能直接结合到RNA聚合酶焦磷酸联合位点上,而对有关酶作用物在非竞争性形势下抑制RNA或DNA聚合酶。乙肝病毒在机体内的持续复制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血清HBeAg和HBV-DNA检测是反映HBV持续存在、复制状态和药物疗效判断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联合组乙肝患者血清HBeAg/抗HBeAg阴转率在治疗结束后分别为48.48%和30.3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国内外报道的结果相似。但对于HBV-DNA的阴转率,联合组明显高于干扰素组,分别为75.8%和33.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种治疗方案结束后对患者肝功能血清ALT有较高的复常率,但治疗初期ALT的复常率相对较小,可能与干扰素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进一步攻击感染HBV的肝细胞有关。综上所述,膦甲酸钠与干扰素联合使用与干扰素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其抗病毒效果联合组明显优于干扰素组。具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定凤.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1):1.

    2张珍武,蔡淑清,叶进,等.膦甲酸钠抗乙肝病毒的近期疗效.中国新药杂志,2000,9(11):788.

    3杨志勇,张冬平,刘腊香,等.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中国新药杂志,2000,9(1):790.

 作者单位: 261041 山东潍坊,潍坊市人民医院

 (编辑:齐永)

作者: 李月波,高栋,辛广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