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24期

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导管的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面神经和腮腺导管之间的解剖关系,以促进腮腺区的手术。方法在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时,解剖面神经和腮腺导管,观察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43例中,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及同一层面者29例(67。结论在手术中对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及大部分同一层面的予以保留,保留深叶腮腺功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面神经和腮腺导管之间的解剖关系,以促进腮腺区的手术。方法 在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时,解剖面神经和腮腺导管,观察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 43例中,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及同一层面者29例(67.4%),位于浅面14例(32.6%)。结论 在手术中对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及大部分同一层面的予以保留,保留深叶腮腺功能,简化了手术步骤,避免了腮腺浅叶切除及深叶腺体萎缩后对面部外形的影响。

    【关键词】 腮腺导管;面神经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常规手术方式是解剖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中常以腮腺导管为解剖标志[1],寻找面神经分支并保护,同时结扎切断腮腺导管[1,2],将其与腮腺浅叶和肿物一起切除。但因腮腺导管被结扎,残余深叶腺体的功能被迫停止,深叶腮腺逐渐萎缩。近年来,笔者在行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中,对位于面神经深面的腮腺导管和大部分与面神经同层面的腮腺导管(并不影响面神经解剖的)不予结扎切断,同样达到了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物的目的。同时保留了深叶腺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腮腺区的面形,节省了手术时间。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0岁。

    2 结果

    在43例中,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同一层面的29例(67.4%),在面神经浅面14例(32.6%)。保留腮腺导管27例(27.8%),结扎切断腮腺导管16例。术后病理结果:多形性腺瘤26例,乳头状淋巴囊腺瘤9例,黏液表皮样癌4例,腮腺囊肿2例,血管畸形2例。术后并发口角歪斜9例,涎瘘1例。术后观察腮腺区外形和腮腺导管开口处,保留腮腺导管的口腔中,导管口乳头形态正常,挤压颌后区有唾液流出,腮腺区凹陷畸形不明显。结扎切断腮腺导管者,导管口乳头呈萎缩状,腮腺区凹陷畸形明显。

    3 讨论

    腮腺导管作为寻找面神经分支的标志,笔者认为并非要一定切断,应视术中是否能清晰的解剖面神经分支及其主干。对于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者及部分位于面神经同一层面但不影响面神经解剖者应予以保留,既减少手术步骤又保留了深部腺体功能还能减少术后面部畸形的程度。而对于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浅面及一部分位于面神经同一层面但影响面神经解剖的,应予以结扎切断,否则既能导致手术困难,又能影响手术的彻底性。

    【参考文献】

    1 马大全.涎腺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65.

    2 Wise RA.Surgery of the head and neck,2nd ed.Chicago,1962,212.

    作者单位:101200 北京,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口腔科

  (编辑:余 强)

作者: 王建国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