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癌症心理干预癌症一直被认为是最可怕的一种疾病,癌症就是死亡的代名词的错误观念深印在人们脑海里,因此癌症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相当普遍。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与精神障碍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是十分必要的。1一般资料200例患者均为2005年5月~2007年5月的住院病例。手术患者占21%,放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癌症 心理干预

  癌症一直被认为是最可怕的一种疾病,癌症就是死亡的“代名词”的错误观念深印在人们脑海里,因此癌症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相当普遍。如恐惧抑郁、猜疑、失眠、绝望、焦虑等反应及行为退缩、自杀等行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与精神障碍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例患者均为2005年5月~2007年5月的住院病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男35~75岁,女30~68岁。其中肺癌占36%,食道癌占30%,肝癌占12%,乳腺癌占10%,脑瘤占6%,其他部位肿瘤6%。手术患者占21%,放疗患者占36%,化疗患者占43%。

    1.2临床表现顽固性失眠、恐惧、焦虑、抑郁96例,占48%;反复持续的疼痛64例,占32%;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不振、便秘、体重下降42例,占21%;躯体各种不适感,如气往上冲、气短、心前区压迫感、心悸34例,占17%;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80例,占40%;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115例,占57.5%;出现自杀及死亡的念头26例,占28%。

    1.3诊断及治疗采用心理访谈、心理量表测定等方法诊断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精神症状重的合并使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患者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一般维持治疗1~3个月。

    2典型病例
   
    患者,女,49岁,诊断肺癌晚期,患者知道病情后对生活失去兴趣,周身不适,口吐白色黏液,而且终日不止,睡眠差。夜间感后背部疼痛持续加重,所有的止痛药均无效,患者痛苦不堪,自诉不想活了,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5天后复诊,心烦消失,睡眠改善,白色黏液消失,疼痛明显减轻。调整药量治疗1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患者,男,36岁,诊断肝癌晚期,入院后极端恐惧害怕,不停地呻吟,让妻子和父母抓住自己的双手一刻也不准放开。目光呆滞,数问不答,患者处于极度焦虑状态。给予静脉滴注舒必利300mg,每天1次。氯硝安定2mg,每晚1次。赛乐特20mg,每天上午口服1次。第3天病情开始好转,半月后病情进一步好转,停用舒必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
   
    3讨论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 社会心理干预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消除恐惧感,而且可减轻化疗、放疗所致的躯体反应,提高自信心与依从性,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提高生存率。医务人员应了解癌症患者具体心理行为问题,给予心理帮助。

    3.1告诉癌症患者真实信息癌症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担心威胁生命及手术、化疗、放疗带来的痛苦,甚至有些患者因终日思虑而情绪极其低落,影响食欲、睡眠等。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这些心理反应,不少患者家属主张对患者应善意地封锁信息。但是保密会使医务人员和家属有意无意地与患者拉开距离,而患者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周围人的语气、表情和态度等非常敏感,对他们的模棱两可的回答产生疑虑。一旦患者了解真相,会产生严重的被抛弃和被蒙骗感,患者的绝望、抑郁及悲伤等情绪反应会更为严重。因此,目前大多数学者,世界卫生组织都主张告诉癌症患者真实的信息。对一些过分敏感的患者或难以接受的患者,笔者的经验可以告诉他病变处于良性和恶性之间,不积极治疗有转化恶性的可能,这样可以增加对检查和治疗的依从性,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

    3.2支持心理治疗支持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各个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医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适时应用。医生与患者进行语言或非语言交流,逐渐消除患者的疑虑,以说服开导、适当保证等方式帮助指导患者分析面临问题,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循正确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逐渐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趋于平衡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3.3解除癌症患者的情感压抑研究显示,癌症患者较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否认机制,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不过在外表上表现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强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亲人朋友为自己过分担心,因此属于情感压抑。 患者不能及时发泄负性情感,会进一步恶化心理环境,产生更多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善于辨别患者是有真正的否认还是情感压抑,对于有情感压抑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表达或发泄情感。认真分析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其愿望,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减少负性情感的产生,增强患者的愿望和信心。医务人员和家属的精神支持与鼓励,可以形成良好的氛围。

    3.4矫正恐惧与抑郁的情绪癌症是“绝症”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得了癌症等于死亡,因此,癌症患者会产生极大的恐惧。由于担心不能承受患病期间的疼痛、残疾等,又会产生严重焦虑。医务人员可通过认知疗法与患者进行公开讨论,并提供一定保证。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提供其他应对技巧,有助于降低恐惧焦虑情绪。抑郁是影响健康的严重心理障碍,不仅加速病情恶化,严重绝望者可产生自杀行为。由于情感压抑的影响,患者的抑郁表现不明显,需要深入地晤谈或进行心理测评才能被发现。癌症患者抑郁障碍除了有躯体的内源性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原因,严重抑郁障碍患者应使用抗抑郁药物。

    3.5癌症疼痛的处理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疼痛既与生物学损伤有关,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疼痛本身还是一种主观体验,个体差异较大。疼痛的感受、知觉、耐受,对疼痛的评价和疼痛引起的行为变化等更多的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笔者常用抗焦虑药物加止痛药来减轻癌性疼痛,由于癌性疼痛一旦出现,将会在心身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晚期癌症患者应及早用药物控制疼痛,而不必过多考虑止痛药的不良反应

    (编辑:黄杰)


作者单位:232035 安徽淮南,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药剂科

作者: 漆新华 昝雪生 黄玉柱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