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0期

PICC在白血病临床使用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PICC在白血病患者临床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8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与结论2001年1月~2004年4月我院为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7岁的白血病患者实施了PICC,临床证明PICC为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提供了一条安全、保存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痛苦的输液途径,大大提高了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PICC在白血病患者临床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总结8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与结论 2001年1月~2004年4月我院为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7岁的白血病患者实施了PICC,临床证明PICC为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提供了一条安全、保存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痛苦的输液途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PICC;临床使用;护理

  PICC是一种经外周插管的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它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导管使用时间长,且能有效减少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损伤。白血病患者一般均需3~6个月的化疗,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很强,易引起静脉炎,若出现药物外渗,还会导致组织坏死、溃疡等。故白血病患者使用PICC是一项很好的治疗护理措施,现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2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PICC 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3~64岁,平均37岁,均为白血病病人,置管时间10~370天,全部一次置管成功,经胸部透视,78例达上腔静脉,2例置于颈静脉在无菌条件下退出后复置于上腔静脉。治疗结束后拔除导管者16例,放弃治疗、出院或者死亡拔除导管者19例,继续使用者45例。在导管使用过程中出现针眼处渗血14例;5例出现导管脱出5~15cm不等,2例出现阻塞;21例程度不等的无菌性静脉炎。

    2  护理

    由于PICC置管时间较长及白血病的特殊性:如各项血细胞低,抗病能力弱,易于感染[1]、发热等,故在使用、养护方面需加强护理。

    2.1  养护方法

    2.1.1  更换敷料  在穿刺置管24~48h更换敷料,之后在治疗及间歇期每7天更换1次,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1.2  冲管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后,尤其是血、输血制品及TPN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以2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避免导管阻塞。每种化疗药物输注后,必须充分冲管,因为导管较长,以防化疗药残存。

    2.1.3  观察  在病人PLT低于30×109/L时,应严密监测穿刺部位,严防穿刺点局部出血;在病人WBC低于20×109/L时,要密切观察针眼处有无红肿、感染。

    2.2  异常情况

    2.2.1  无菌性静脉炎      此为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情况,表现为:自针眼处沿体内导管方向、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3cm×3cm~6cm×12cm,片状或条索状红肿、胀痛,针眼及红肿处采样均无细菌生长。考虑与病人局部血管管径及血流量、局部血管解剖变异[2]。大量化疗及药物持续输注有关。21例静脉炎中13例发生在置管后1~7天,8例出现于置管2~4个月(其中2例为导管减短后)。处理方法:抬高患肢,局部隔湿热敷,可消肿、缓解疼痛[3]。红肿部位可涂以如意黄金散,或以喜疗妥软膏按揉,硬结处可用新鲜土豆切片湿敷。一般2~3天能缓解。较严重者,亦可用紫外线或微波治疗仪局部照射,5~7天,每日2次。

    2.2.2  穿刺处出血  穿刺部位出血为白血病人较常见情况。一般为置管后1~3天内出现。14例病人中,12例为穿刺部位渗血,针眼处敷料被血浸湿,其PLT值均在30×109/L以下,处理方法:局部冷敷,弹力绷带出血处加压包扎。2例表现为顺PICC导管自针眼处出血不止,血液不凝,经冰敷、压迫效果不佳,经查2例均FDP>5.1μg/ml。处理方法:全身用药,纠正凝血异常,针眼处予棉球蘸凝血酶粉剂加压包裹,随时更换浸湿敷料,均在2天内好转。

    2.2.3  导管阻塞  由于白血病患者血小板相对较低,一般均在100×109/L以下,导管堵塞情况较少。2例患者中,其中1例为红细胞输注较缓慢,输注过程中发生堵管;另外1例为停止输液5h后堵管,考虑为冲管方法不当。2例均经尿激酶溶栓后再通。疏通后均能正常使用。

    2.2.4  导管脱出  白血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发热,大量出汗后,致使敷料松脱,由于接头重力牵引,导致导管脱出。5例病人中4例为此原因,导管脱出体外5~15cm不等;另外1例为病人睡梦中撕扯导管接头,致使其脱出15cm。5例病人均在无菌操作下,剪短导管后继续使用。

    3  小结

    PICC用于白血病临床,要求护理人员精心养护导管,细致观察局部情况,严格无菌操作,使其更好地、更长时间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吴彬,张玉勤.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现代康复,1999,3(4):503-504.

2 袁玲.肿瘤病人PICC插管未到位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4,2:178-179.

3 魏力.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在外科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天津护理,2003,11(4):181-182.

(编辑:邓 锋)


作者单位:300122 天津,天津市民族医院

作者: 张洁莹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