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89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的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89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程序(VICSO),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科间协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多发伤病人急救过程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 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89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程序(VICSO),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科间协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抢救脱险81例,抢救成功率91%。死亡8例,呼吸循环衰竭,院前死亡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多发伤病人急救过程中,急救意识的强化,准确的判断伤情,急救程序的科学应用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急诊急救;护理


    Emergent nursing policies on 89 cases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y patients

    SONG Guo-lian, HUANG Xiao-ling. Department of Emengen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ent nursing policies on severe multiple injury patients for lowering mortalit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undertaken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89 cases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y patients from May 2006 to April 2007 in our emergency department, including rapid determining traumatic conditions, conducting standard emergent program(VICSO) and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s well as coordinating the work among department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Results  Eighty-one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rescued with an incidence of 91%; 8 cases were dead from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ailure or already dead before admission.Conclusion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first-aid sense, judge traumatic conditions correctly and apply emergent program appropriately for improving survival rate.

    【Key words】  severe multiple injury; emergent first-aid;nursing

    严重多发伤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病情危重多变,死亡率较高,抢救护理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自2006年5月~2007年4月收治的此类患者8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89例,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12~75岁,均为健康人受伤,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或病人就诊时间分别是伤后10min~3h。就诊时呼吸心跳停止7例,处于濒死状态15例,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1.2  损伤原因及部位  交通事故69例,坠落伤11例,刀刺伤7例,爆发伤2例。两个部位损伤58例,3个部位损伤23例,4个部位以上8例。其中以腹部为主的31例,胸部为主的28例,颅脑为主23例,其他部位为主7例。

    1.3  诊断标准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的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或两处危及生命。严重程度按AIS90-ISS法评定,凡ISS≥16者均为严重多发伤。全组均>16,抢救处理后均需要住院或手术治疗。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快速评估伤情  多发伤是一种变化迅速,伤情复杂的动态损伤,当多发伤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争地迅速评估伤情,一般按ABBCS法进行检查病人。A(airway,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breath,呼吸)动度和频率;B(blooding,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circulate,循环)脉搏血压,末梢循环;S(sense,感知觉)病人意识情况和刺激反应状态。

    2.2  准确执行抢救程序  创伤后60分钟是“黄金60分钟”,应遵循危重病人“先救命后治疗”的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VICSO)抢救病人,V(Ventilatian)指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障碍是多发伤病人早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清除呼吸道异物,给予纯氧吸入,必要时紧急心肺复苏,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近年来,由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技术在急诊科的推广和普及,使危重创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提高[1]。本组病人有12例行气管插管,1例行气管切开,其中8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I(infusion)指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严重多发伤的病人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伤后6~8h内是第二个死亡高峰,也是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2],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抓紧伤后“黄金1小时”内的紧急救治[3]。本组89例患者全部进行了输平衡液治疗。其中有9例患者在抢救室进行了输血治疗,输血量200~1200ml不等,有19例输入了万汶(血浆代品),输入量500~1500ml不等。本组患者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全部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4],抢救休克最关键的是建立静脉通道,建立2~4条静脉通道确保液体快速输入,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是抢救严重多发伤的重要措施。液体扩容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轻中度休克的病人30min内输入1000~2000ml液体,重度休克15min内输入2000ml以上液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C(control bleeding)指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有明显的外伤出血,给予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肺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手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者,应直接送手术室治疗。

    2.3  预见性协调各科室间的工作,缩短各项处置时间  严重多发伤的病人抢救工作涉及的科室范围广,为使病人的抢救工作不受任何阻力,赢得抢救的最好时机,护士有预见性地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在救治病人的同时通知有关科室,使急救工作畅通无阻,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尽量缩短急诊B超、照片、CT等检查的时间。

    2.4  有针对性做好术前准备  危重创伤病人的手术率79.35%[5],在急诊室抢救的同时急救护士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留置尿管等,为病人入院后能尽快手术争取时间,并联系手术室,护送病人到手术室。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正开展急诊室内手术[6],它是急诊室抢救工作的发展趋势。可为病人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本组有1例在送往手术室途中死亡。因此,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开展急诊室手术势在必行。

    3  结果

    全组89例严重多发伤的病人中,抢救脱险81例,抢救成功率为91%,死亡8例,死亡率9%,死亡患者中急诊抢救室死亡5例,院前死亡2例,1例送手术室途中死亡。

    4  讨论

    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过程中,时间性、有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以及科学运用急救程序,有着重要的作用。(1)要有时间观念,为赢得创伤病人急救“黄金1小时”,护士必须不断提高急救意识,建立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2)多发伤病人病情复杂,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3)多发伤病人的病情变化快,护士不能单纯被动执行医嘱,而应有预见性地提醒医生,预见病情发展变化。(4)科学地运用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急救工作按VICSO程序,可避免抢救混乱的局面。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灵活、有的放失地执行急救程序,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小纲.多发伤治疗进展.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03,12(9):642-643.

2 何鹏.创伤临床分类及救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7-158.

3 王一镗.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77-78.

4 张恒足.实用急症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0.

5 尹昌华,徐世伟.急救部开展创伤急救手术1673例.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0):583-585.

6 江观玉.急诊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27.


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作者: 宋国莲,黄晓玲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