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2期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PD患者14例,分为2组:MSCs移植治疗组4例与对照组10例。MSCs移植治疗组,经骨髓穿刺采集自体骨髓250~310ml,分离提取骨髓单核细胞(MSCs)后经静脉途径和/或椎管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注射后当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PD患者14例,分为2组:MSCs移植治疗组4例与对照组10例。MSCs移植治疗组,经骨髓穿刺采集自体骨髓250~310ml,分离提取骨髓单核细胞(MSCs)后经静脉途径和/或椎管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注射后当日给予干细胞原位治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ug,腹部皮下注射,1次/d,7~10天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其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对临床病情程度采用Webster10项评分法、采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法对肌张力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分及外周血细胞的监测。结果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ADL评分为46.7±5.86和80.5±6.32(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Webster10项评分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4例,有发热2例,体温均在38.5℃以下,且24h后体温恢复正常,有轻微头痛2例,未行治疗24h后缓解。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张力及ADL等均无明显改善。结论 MSCs移植治疗AD等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其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位治疗;帕金森病


    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为国际神经病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神经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这种移植治疗较为理想的细胞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 MSCs) 作为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或外伤等造成的功能缺失治疗作用显著,与其他细胞来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1)获取方便,可从患者本人骨髓取材;(2)可在体外快速培养扩增,并定向诱导分化;(3)在宿主脑组织中可长期生存并进行整合;(4)避开了免疫排斥的难题等;(5)可进行基因工程技术加工。因此,成人MSCs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广阔前景[1,2]。自2005年4月以来,我院与齐鲁医院脐血库联合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术,采用神经干细胞来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会议制订的关于PD的诊断标准[3]。对临床病情程度采用Webster10项评分法进行评分,肌张力采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法进行评定。共14 例,分为两组:MSCs移植治疗组4例与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病情程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MSCs移植治疗组4例患者的详细资料见表1。

    1.2  方法  MSCs移植治疗组4例患者均在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手术协议书后,在局麻下行骨髓穿刺,采集自体骨髓250~310ml,分离提取骨髓单核细胞(MNCs),经静脉途径和/或椎管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注射后当日给予干细胞原位治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注射液150μg,腹部皮下注射,1次/d,7~10天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1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的其他常规治疗均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2天、3天、5天、7天、14天、1个月、3个月对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评价。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及外周血细胞的监测。

    2  结果 

    4 例患者行MSCs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见表2。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4例,有发热2例,体温均在38.5℃以下,且24h后体温恢复正常,有轻微头痛2例,未行治疗24h后缓解,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ADL评分为46.7±5.86和80.5±6.32(P<0.05)。Webster10项评分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肌张力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ADL评分为48.1±5.13和50.3±5.26(P>0.05)。表1  4例患者进行MSCs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表2  4例患者行MSC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2天后消失。

    3  讨论

    PD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保守治疗多采用复方左旋多巴、DA激动剂等替代治疗,但不能抑制疾病的发展,且存在副作用多,长期用药后药效衰减等缺点。传统移植治疗多采用胚胎中脑组织或肾上腺髓质移植,但疗效不明显,且存在采用胚脑组织受到伦理、道德、法律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及排异反应、供体来源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故而难以在临床中开展,所以探索神经干细胞移植方法对于中枢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Akerud等[4]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能阻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采用从人胚胎的腹侧中脑内分离出黑质细胞植入PD病人脑中,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病人症状明显改变而且效果持续存在[5]。应用未经工程化的神经干细胞植入帕金森氏病大鼠的中脑后一段时间,发现宿主部分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及多巴胺转运体活性恢复改变了宿主受损部位的微环境,对受损但尚未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6]。本研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2/4例),多数为低热,伴有头痛(2例),1例于椎管内后出现脑膜刺激征(颈部抵抗、Kernig征阳性)。这些不良反应多在24h内自行消失,严重者需给予相应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单核细胞、粒细胞等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有关,椎管内注射引起脑膜反应则可能是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的原因。本组患者经治疗后Webster10项评分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还需要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干细胞修复治疗PD的机制  细胞移植能否治疗帕金森病并最终改善行为学症状,取决于所移植到受损纹状体的细胞能否分化为可替代不能释放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多数情况下,脑功能的恢复取决于细胞的存活和多巴胺的释放以及移植细胞与纹状体内靶细胞整合并建立适当的联系[7]。移植的神经细胞只有处于非成熟状态下(即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才能在宿主的脑内存活与生长。存活下来的移植细胞是否与宿主脑细胞建立往返联系与宿主的年龄有很大关系。宿主越年轻,建立往返联系的能力越强。但即使在成年,移植的神经细胞也能与宿主的脑细胞建立少量的具有功能的联系。并且这种建立往返联系的能力在宿主脑本身的神经环路因脑疾病或外伤被破坏时明显增强。说明在发育过程中调节神经元成熟与建立联系的机制在脑损伤时重新被激活。此外宿主的脑细胞失去正常的冲动传入时可能会释放一些刺激轴突生长的因子,促进移植细胞与其建立联系,但是重建神经回路并不是它们功能的恢复前提,移植细胞能释放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或者它们产生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保护因子对抗神经元的退化或促进再生[8]。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其取材容易,体外可迅速培养、扩增,弥补了神经干细胞的诸多缺点,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又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神经细胞的另一来源,用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细胞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动物实验方面,初步证实了该疗法对神经系统多种退行性病变均有显著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神经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将会给更多的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病人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Dezawa M, Kanno H, Hoshino M, et al. Specific induction of neuronal cells from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nd application for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J Clin Invest,2004,113(12):1701-1710.

2 Chen J, Li Y, Wang L, et al. Therapeutic benefit of intracerebral trans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J Neurol Sci, 2001,189(1-2):49-57.

3 李大年. 现代神经内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5.

4 Akerud P,Canals JM,Snyder EY,et a1.Neuroprotection through de-livery of glial cell lined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y neural stem cells in a rllouse of Parkinso’s disease.Neurosei,2001,21:8108-8118.

5 Piccini P,Bmohs DJ,BjorklundA,et al.Dopamine releasefrom ragraltranslants visualized in vio in a Parkinson’s patient.Nat Neuosci,1999,2:1137-1140.

6 Jitka Ourednik,Lynch WP.Neural stern cells display an inherentmechanism for rescuing dysfunctional neurons.Nat Bioteehnol,2002,20:1103-1110.

7 Tramontin AD,Garcia-Verdugo JM,Lim DA,et a1.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radial glia and the ventricular zone(VZ):a continuum of the neural stem cell compartment.Cereb Cortex,2003,13(6):580-587.

8 Barinaga M.Fetal neuron grafts pave the way for stem cell therapies.Science,2000,287(5457):1421-1422.


作者单位:250012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 李义召,朱士文,谢克勤,时 庆,侯怀水,沈伯钧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