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3期

超重和肥胖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在健康人群中超重、肥胖的分布情况。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出体重指数,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结论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健康人群中超重、肥胖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出体重指数,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超重、肥胖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并且40~60岁年龄组为高发。结论 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菜篮子丰富了。鸡鸭鱼肉成了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餐。拥有汽车的家庭日益增多,吃的好,活动少导致我们周围的胖子越来越多。而肥胖与心血管病等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分布情况,本文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08年4月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 5561人次,其中男3058人,女2503人。其中1903人为同一单位,进行年龄分组分析。

    1.2  体检项目  所有体检人员均测量身高体重,采用仪器测量,自动生成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2002年)诊断肥胖的标准:BMI在19~23.9kg/m2为正常,>24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其中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两个率比较的χ2检验

    2  结果

  在5561人次体检人群中,其中超重为1971例,占35.44%,肥胖863人,占15.22%,超重和肥胖在体检人群中的比例为50.66%,超过半数。在1971例超重人群中男女比例见表1。表1  超重人群中男女发生率分析在863例肥胖人群中男女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肥胖人群中男女发生情况分析对来自于同一单位的1309人按年龄段分组分析,并分别分析男女之间高发年龄段的情况,见表3和表4。表3  超重及肥胖男性年龄分布情况 注:表中男性超重及肥胖均分布在41~50岁和51~60岁年龄组表4  超重及肥胖女性年龄分布情况 注:表中女性超重和肥胖随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

    3  讨论

   据统计,心血管疾病在人群死因中所处的名次逐年前提,20世纪50年代列第5位,60年代列第5位,70年代为第2位,80年代上升为第1位[1]。在心血管病发病因素中,超重和肥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体内脂肪含量增加,血管壁的脂质增加,导致血管腔的狭窄、堵塞,管壁硬度增强,患冠心病高血压的机会增多,如不及时控制,病情会逐渐加重,导致死亡。有资料表明,超重和肥胖与体重指数正常者相比,心血管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明显增加。此外,肥胖者其他原因死亡的危险也明显增加[2]。那么,既然肥胖并非好事,为什么还有超半数的人体重指数会大于24呢?原因有三,第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由六、七十年代的以谷物为主发展成现在的蛋白类食物比例明显增加,出现营养的不均衡,人们摄入的能量较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第二,人们的运动强度减小,消耗的热量减少,促使更多的热量转化为脂肪。现在,汽车已进入家庭,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们的运动机会,电视电脑的普及,也使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坐在电视电脑跟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刻意去运动,人们的活动量是很小的。第三,吸烟、饮酒、睡眠减少等不良习惯的影响,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这一点在本文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男性超重、肥胖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这与男性吸烟饮酒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有直接关系,并且男性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应酬较多,男性也不如女性更注重外表,而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影响,50岁超重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怎样做呢?首先,增加有氧运动,每次中等强度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因为运动20min时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超过20min,才开始消耗脂肪。运动量可以逐渐增加。第二,改变饮食习惯,食物中增加蔬菜及优质蛋白的比例,如豆制品,因为黄豆中存在着膳食纤维、植酸、异黄酮类、皂荚等成分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某些肿瘤的功效[3]。限盐,每天每人摄入的盐量应为6g,低脂饮食,尽量不吃动物脂肪及少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糕点类。最后,改变不良的习性,如吸烟、生活不规律等。总之,限制体重,远离三高,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畅学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64-4265.

2 赵连成,周北凡,武阳丰,等.体重指数与死亡的前瞻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24-29.

3 王玉英,陈春明,何武.1990-1998年中国食物消费与膳食结构.卫生研究,2000,29(5):288-294.


作者单位:300191 天津,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