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7期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介绍一下多年来工作中应用造影剂的一些体会。方法介绍了造影剂的种类、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多年来的临床资料、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和一些体会。结果与结论对造影剂性质的充分了解、精心的准备工作、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等给CT增强扫描提供了成功的保障。【关键词】增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介绍一下多年来工作中应用造影剂的一些体会。 方法 介绍了造影剂的种类、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多年来的临床资料、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和一些体会。 结果与结论 对造影剂性质的充分了解、精心的准备工作、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等给CT增强扫描提供了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增强;造影剂;CT

在CT检查中为了更清晰的显示病灶,提高病变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诊断和辨别血管与其他组织关系的必要性等,常需使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的合理应用与增强扫描的效果关系密切,现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造影剂的种类

 目前常用造影剂基本分两大类,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常用的有60%泛影葡胺和安其格纳芬注射液,因其带有电荷、渗透压高、粘稠度高,故安全性小;非离子型造影剂常用优维显、碘海醇,它不带电荷,渗透压低、化学毒性小,对神经系统、心、肾等影响极小,较安全,静脉注入后,很快通过微血管进入组织的细胞外液,达到平衡[1],已逐渐替代了离子型造影剂。

  2 准备工作

  2.1 做好解释工作 CT检查已被许多患者和家属所接受,但对于增强扫描的方法、意义还不太了解,易产生紧张不安心理。因此,一定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讲究语言艺术,深入浅出,使病人对CT增强扫描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检查。

  2.2 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过敏体质 常规做碘过敏试验。有过敏史者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也在常规检查前30min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3 了解有无高危因素 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糖尿病高血压、甲亢、哮喘、高龄、重度脱水等。重病人在扩容、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后再进行增强扫描。

  2.4 嘱患者及家属认真阅读增强志愿书并履行签字手续。

  2.5 增强扫描当日空腹,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气温低时造影剂要适当加温,以降低造影剂的粘稠度,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3 临床资料

 2000年本院CT机为SOMATOM CR。全年增强扫描约500例,均使用一次性团注法。使用76%泛影脯胺的450例,年龄6~83岁,男245例,女205例。头颅增强50例,颈部30例,胸部80例,腹部290例。发生轻度反应的有382例,其中只身上发热、咽干有307例,伴有荨麻疹的35例,伴恶心、呕吐的40例(多为脑瘤患者)。中度反应(胸闷、心慌、气急)的有11例,重度反应(面色苍白、血压降低、呼吸急促)的有1例,死亡0例。使用优维显300的有10例,碘海醇的有40例,共发生轻度反应1例。2001年以来使用GE公司的light speed QX/i 4排螺旋CT机,使用 MEDRAD Vistron CT高压注射器和配套的针头。平均每年做1000例增强扫描,年龄5~85岁。80%的增强扫描患者使用碘海醇,20%的使用优维显300。注射速率2.5~3.5ml/s(头颅增强为1~1.5ml/s,老年人和儿童适当减慢速度),注射剂量为1.5ml/kg。发生轻度反应(短暂的温感、微疼)的有2%,中度反应(心慌、气急)有0.03%(3例),重度反应的为0,死亡为0。

  4 造影剂的毒副反应与处理

  4.1 轻度反应 有荨麻疹样皮疹、全身热感与发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可减慢造影剂静注速度,经观察反应无进一步发展,可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检查结束后使患者安静休息,呼吸新鲜空气或给氧,大量饮水,并观察发展动态,可服用抗组胺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或静注地塞米松5mg,以防进一步发展。然后观察20~30min以上症状缓解后方可离去。

  4.2 中度反应 全身出现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肢体抖动等。 对此度反应则应静滴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100mg+5%~10%葡萄糖盐水,或肌注异丙嗪25mg,平卧休息,保暖,给予鼻导管吸氧,逐渐得到缓解后,即可到留观室观察。

  4.3 重度反应 面色苍白,四肢发绀,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骤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等。此度反应继续上述方法处理,并立即通知有关科室或急诊科参加抢救处理,对血压下降、心跳微弱者用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路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250ml,对喉头水肿严重、窒息、发绀者应考虑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5 体会和注意事项

 (1)工作中始终精力集中,保证每个环节不出差错。(2)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应选择管径较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尽量避免关节等部位,并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避免反复穿刺而造成血管损伤以及静脉炎、血管硬化的发生。(3)检查中和患者交流,缓解其紧张情绪,嘱其感觉有不适及时讲出。身上感觉发热、咽干时,告其保持镇定,配合检查。有恶心时,嘱深呼吸,继续检查。有呕吐、心慌等终止检查。 由于过敏反应常突然发生,因此必须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并放置在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以备用。病人行增强扫描结束后须在候诊室观察15~30min,嘱病人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去;并嘱病人离院后如有不适反应立即到就近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4)脑瘤的患者多数有脑水肿,颅压高,易发生恶心、呕吐。常规检查前30min肌注地塞米松5mg,必要时提前给以脱颅压。呕吐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5)非离子型造影剂虽然价格较贵,但以安全、成功的检查为宗旨和其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它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6)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7)造影剂如有变色、沉淀则不能使用。 总之,高度的责任心和完美的技术、系统的知识相结合是成功检查增强扫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程家文(译).体部CT.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8.

  


作者单位:454002 河南焦作,焦作市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赵世珍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