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9期

右上智齿拔除后上颌窦瘘1例报告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右上智齿拔除上颌窦瘘口腔上颌窦瘘是拔上颌后牙时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多发生于拔除时。笔者在门诊遇到1例拔除右上第三磨牙后引起右侧上颌窦瘘,现报道如下。主诉:右上后牙拔除后8天,伤口疼痛伴鼻腔不适。现病史:患者因颊向阻生于8天前在门诊行拔除术,3天后发现拔牙创疼痛,右侧眼眶下方有按压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右上智齿拔除 上颌窦瘘

口腔上颌窦瘘是拔上颌后牙时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多发生于拔除时;笔者在门诊遇到1例拔除右上第三磨牙后引起右侧上颌窦瘘,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1岁。主诉:右上后牙拔除后8天,伤口疼痛伴鼻腔不适。现病史:患者因颊向阻生于8天前在门诊行拔除术,3天后发现拔牙创疼痛,右侧眼眶下方有按压痛,清晨右侧鼻腔有黄色清亮液体流出,且有异味;口服抗生素至今,未有好转。否认全身疾病史及手术禁忌证。检查:面颊部未见异常,右侧眶下按压有轻痛;拔牙创红肿,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带有异味;探之与上颌窦交通,患者鼓腮时漏气。全景片示: 拔牙创和上颌窦交通,拔牙创及上颌窦内未见断根残留。诊断:拔牙创感染伴上颌窦瘘。处理:局麻下拔牙创颊侧翻瓣,清创,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及上颌窦,创口内填入约100mg骨胶原(Bio-Oss Collagen),滑行颊侧粘骨膜瓣严密缝合,压迫止血。医嘱约3天后复诊。头孢呋辛酯片0.25g×12# sig、0.25g bid po,替硝唑胶囊0.5g×8# sig、1.0g qd po。复诊(术后3天):拔牙创疼痛缓解,鼻部不适消除。检查:右眶下按压无异常,鼓腮时不再漏气,创口轻度充血,无渗出。处理:常规宣教。医嘱:约4天后复诊。复诊(术后7天):拔牙创疼痛及鼻部不适症状完全消除,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医嘱:门诊随访。

  2 病例分析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时发生上颌窦瘘的情况较为少见,此病例中,可能是由于患者上颌窦窦腔较大,牙根较为接近上颌窦,或者根尖位于上颌窦内,拔除后即发生了上颌窦穿通而未被及时发现和修补。此病例处理的关键在于上颌窦瘘的修补和封闭,由于患者拔牙创创口较大而且和上颌窦交通的孔径也较大,单纯地使用颊侧转移瓣封闭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因而先使用骨胶原(Bio-Oss Collagen)填充拔牙创再用颊侧转移瓣严密缝合封闭创口。在骨再生过程中,骨胶原转变成新生骨架的一部分,发挥其骨引导功能。骨胶原的多孔结构为血管的爬入和新骨的沉积提供了足够的储存空间,同时也促进了羟基磷酸钙的沉积;其表面的微结构为成骨细胞提供了最佳附着处,而该细胞主要负责骨的形成。这种骨引导功能为创口的愈合和骨再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

  3 经验总结

  口腔上颌窦瘘是拔上颌后牙时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上颌窦底位于上颌前磨牙及磨牙区,以上颌第一、二磨牙区位置最低,牙根最为接近上颌窦,甚至根尖位于上颌窦内。有学者通过头骨测量发现,窦底骨厚度在0.5mm以下:窦底骨缺损者占1/3[2]。因此拔除时,如不小心可将断根推入上颌窦造成上颌窦瘘。而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时,经常为单根或融合根,如果用力不当,可将整个牙齿射入上颌窦内[3];如果有骨粘连者,也可能将上颌结节一起带下形成大瘘孔[4];再加上由于手术视野以及牙体位置等因素,发生上颌窦瘘时容易被忽略。因此,拔上颌后牙时应注意控制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尽量避免瘘的发生,最好拔牙前有X线片辅助诊断,术后检查是否有瘘发生。若一旦发生,及时进行修补和封闭;如果创口较大,可以考虑使用骨胶原填充拔牙创再用转移瓣严密缝合封闭创口,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Killey HC.An analysis of 250 cases of oroantral fistula treated by the buccal flap operation.Oral Surg,1967,24:726.

  2 Fricson S.A clinical radiographic review of treated oroantral communication.Int I oral Surg,1978,2:185.

  3 Killy HC.Possible segnelae when atooth or root is disloged into the maxillarg sinus.Br dent J,1964,116:73.

  4 Killy HC.An analysis of 250 cases of oroantral fistula treated by the buccal flap operation.Oral Surg,1967,24:726.

  (编辑:余 强)

作者: 杨学寅,李钧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