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2期

肿瘤术后中药治疗36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术后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辨证辨病相互结合,固脾扶正强身祛毒的治疗思路,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刻意的培补脾土。结论肿瘤术后中药治疗,生存率高,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关键词】中药疗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肿瘤术后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辨证辨病相互结合,固脾扶正强身祛毒的治疗思路,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刻意的培补脾土;按疗程分期,连续和间断服药。结果 随访36例,生存期超过5年22例,占总观察人数的61.1%。结论 肿瘤术后中药治疗,生存率高,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中药疗法;肿瘤术后;疗效观察

2002年以来笔者随访单纯用中药门诊治疗肿瘤术后患者36例,临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肿瘤术后患者36例,其中胃癌12例,大肠癌9例,乳腺癌6例,胆管癌3例,肾癌3例,肝癌3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7岁。肿瘤术后2周单纯服用中药的18例,术后化疗15天后接受中药治疗者12例,术后化疗30天后接受中药治疗者6例。

  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肿瘤病史,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处方用药时重点注意后天脾胃的培补。方药:方用归脾汤加减。加减选用药物:益气(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甘草等)、温阳(附子、肉桂、干姜、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等)、补血(熟地、当归、阿胶、枸杞等)、滋阴(沙参、麦冬、生地、鳖甲等)、疏肝理气(柴胡、木香、香附、枳壳等)、活血化瘀(丹参、乳香、没药、红花等)、醒胃消导(鸡内金、生谷麦芽)、抗肿瘤(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舌蛇草、重楼等)等中药。服药方法:第1疗程(第1年),每日1剂(患者视脾胃功能情况自行掌握服药的剂量和频度),服药5天,停药1天,连续服药2个月,然后隔日1剂继续服药1个月,停药3个月,隔日1剂,再次服药1个月。第2个疗程(第2年),隔日1剂,服药2个月,每月服药15剂。年初服药1个月,年中服药1个月。第3疗程(第3年及以后),视患者健康状况予以辨证调治,没有具体的治疗周期。

  3 治疗结果

  观察的36例肿瘤术后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身体虚弱状况改善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期>1年1例,占2.8%;>2年1例,占2.8%;>3年5例,占13.9%;>4年7例,占19.4%;>5年22例,占61.1%。肿瘤术后2周单纯服用中药的18例,其中生存期>5年16例、>4年1例、>3年1例。

  4 体会

  4.1 辨证辨病相结合 恶性肿瘤临床种类繁多,不同肿瘤,不同分期,预后差距很大。而中医治疗优势究竟在哪里?如何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笔者认为:控制肿瘤转移,减少远处转移灶发生,提高患者生存期是中医治疗该类疾患的关键。现代医学已经能够解决的一些早期肿瘤,临床不必强求单纯中药治疗[1]。对于那些虽然临床确实有效但存在明显毒副作用的现代医疗方法、现代医学疗效不好的肿瘤,应该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优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4.2 固脾扶正,强身祛毒 肿瘤患者术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免疫功能低下,培补正气增强免疫功能是治疗的重中之重。文献研究证实,恶性肿瘤的转移与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呈正相关[2],文献报道认为:宿主的免疫监控可以清除循环中的绝大多数癌细胞,并且这一免疫清除能力贯穿于肿瘤细胞转移的整个过程,良好的免疫功能可通过抑制肿瘤的远处转移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研究表明,中医虚证时常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扶正中药具有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祖国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相吻合 [3]。万事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唯求本为首务,而本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这样就明确地使扶正的具体措施落实在培补脾肾之上。脾为五脏之原。脾将胃中腐熟的水谷运化为水谷精微并传输全身,五脏气之盛衰与脾之健运密切相关。《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为胃行其津液”及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即是脾为五脏之原的理论渊源。若五脏皆病,可据此理论,先从理脾胃入手,以收到“中央健,四旁濡”之效。在肿瘤术后的治疗中,病情复杂,往往多脏合病。时时固护脾胃之气,就是固护了机体的正气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治疗的根本所在。故而,扶正法对脾胃的重视度应放在首位,在扶正同时,配以祛邪抗癌的药物,比单纯用抗癌药更为有益。通过36例肿瘤术后患者中药治疗随访观察,笔者认为中药用于肿瘤术后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仝小林,李平.中医博士临证精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5-256.

  2 牛红梅,刘嘉湘.中医药抗肿瘤转移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杂志,2002,43(2):150-152.

  

作者: 张宝林1,张馨介2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