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4年第1卷第1期

气管切开术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对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以尽快抢救患者的生命。脑血管意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呼吸衰竭、各种药物中毒、晚期癌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2例(18。3%),均由于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行气管切开术,置入RSCH牌一次性气管软导管,连接人工呼吸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对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以尽快抢救患者的生命。方法 对120例呼吸困难患者,男92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平均51岁。其中脑外伤,颈、胸复合性外伤,头、面部烧伤98例(81.7%)。脑血管意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呼吸衰竭、各种药物中毒、晚期癌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2例(18.3%),均由于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行气管切开术,置入R SCH牌一次性气管软导管,连接人工呼吸器通气,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由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本组患者均建立良好气道通气。48例因自身疾病严重而死亡,72例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一次性气管软导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优于金属导管。另外连接呼吸器操作简便,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改善呼吸困难。由于气囊的作用,使气管导管不易脱落。简化了气管切开的护理。可避免交叉感染。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管软导管 人工气道

   笔者从1998~2001年,在抢救呼吸困难患者行气管切开时,使用R SCH牌(德国制造)一次性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共12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呼吸困难患者120例,男92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平均51岁。其中脑外伤,颈、胸复合性外伤,头、面部烧伤98例(81.7%)。脑血管意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呼吸衰竭、各种药物中毒、晚期癌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2例(18.3%),均由于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行气管切开。

   1.2 方法 全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切开置放R SCH一次性气管导管,气囊注入6~8ml气体,连接人工呼吸器通气,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气管粗细选择导管型号,本组多用8号或9号。

   2 结果

   120例气道通气良好,导管置放时间8~24天,平均12天。4例导管气囊破裂漏气,5例导管内分泌物结块堵塞,4例气管造瘘口周围感染。本组联结人工呼吸器102例,未联结18例。48例因自身疾病严重而死亡,72例痊愈出院。

   3 讨论

   在使用中一次性气管导管较金属套管有以下优点:(1)在多发性外伤,特别是头、颈、咽、喉外伤患者,分泌物及血液易误吸入气管内。而一次性气管导管带有气囊,使气管与导管间隙封闭,阻止血液及分泌物吸入肺部。(2)连接呼吸器操作简便,用一个配套连接管直接与呼吸器相连,即刻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改善呼吸困难。(3)由于气囊的作用,使气管导管不易脱落。(4)该导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仅有一个导管加上内芯,减少每日数次的内套管清洗、消毒等,简化了气管切开的护理。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交叉感染。(5)由于该导管比金属套管软,有弹性,对于长期带管及长期卧床患者不容易压迫瘘口周围组织,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6)喉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或CT检查均可带管进行。但是一次性气管导管由于管壁较厚加上气囊包裹,较同型号金属套管外径粗,给插管带来一定困难。且气囊壁薄插管时气囊易破损,气囊不能充气时,应及时更换导管。另外,该导管因无内导管而不能取下清洗,长时间使用应及时更换导管。另外,该导管因无内导管而不能取下清洗,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分泌物粘稠患者,易形成痰痂而阻塞导管。本组中有68例因痰痂阻塞而致通气不良,用沐舒坦或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滴入气管导管内,使分泌物稀释并及时吸出。如在吸引管插入有阻力时,除患者头颈前屈致导管过度变曲,阻塞气道的原因外,就要考虑是否有痰痂阻塞导管,如清除困难,应及时更换导管。最后由于导管气囊的皱褶,易使分泌物潴留,并发气管口周围皮肤局部感染。如出现感染,应及 时更换导管,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以控制感染。

   作者单位:400014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耳鼻喉科

   (收稿日期:2004-06-12)

   (编辑毅 文)

作者: 杨 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