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口腔颌面部炎症5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关键词】口腔。炎症口腔颌面部炎症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多由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在基层医院较常见,现将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58例患者治疗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5~2007共收治颌面部炎症患者58例,其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7~59岁,平均43岁。其中颌下炎症12例,咬肌炎症12例,眶下炎症......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口腔;颌面;炎症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多由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在基层医院较常见,现将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58例患者治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5~2007共收治颌面部炎症患者58例,其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7~59岁,平均43岁。其中颌下炎症12例,咬肌炎症12例,眶下炎症9例,颌周炎症6例,翼颌炎症5例,颞下、口底炎症各6例,咽旁炎症2例。农村患者48例,城镇患者10例。牙源性感染46例,腺源性感染7例,医源性感染2例,损伤性感染3例,无血源性感染。所有患者均在10日内治愈或好转后出院。

    1.2  治疗方法  所有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全身中毒情况严重者,应加强支持疗法,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急性蜂窝织炎时应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敏感性及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针对抗菌谱选用有效抗生素。使用剂量要大,如感染较重应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延缓耐药性产生。

    来诊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一般以大剂量青霉素为首选药,必要时加用甲硝唑,若产生耐药性宜选用耐青霉素酶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在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眶下感染为减压主张早期切开引流;口底感染应早期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和引流通畅;咽旁感染切开时切口不宜过深,以防损伤深部组织。一般在局麻下,可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达脓腔,即待局部脓肿形成穿刺确诊后采用合适切口,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使脓液尽量引流,对于较大脓腔,引流速度不宜过快,然后以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水肿明显者,高渗盐水敷料湿敷,每日换药,继续抗炎治疗。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在10日内好转或治愈出院,本组患者治愈45例,好转13例。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本组58例中有46例为牙源性,多为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由于牙及牙周组织与上下颌骨有着直接解剖关系,因此牙、牙周组织感染极易波及颌骨、颌周组织,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根尖周炎、冠周炎等经常发作,最易并发颌面感染。本组农民多见,口腔卫生习惯普遍不如城镇居民。腺源性多见于儿童、幼儿,因为儿童淋巴结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容易穿破薄而脆弱的被膜向四周扩散。本组医源性有2例,1例是农村基层卫生院医生未严格执行灭菌操作引起,1例是街头游医未消毒的结果。本组未见损伤性、血源性感染,也未见导管、结石、囊肿、肿瘤、血肿、死腔等引起的感染。感染除与局部因素有关外,还与全身因素有关。

    颌面部炎症,为咬肌、颏下颌下隙、舌下等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化脓局限后波动感明显,容易诊断。而深部感染,为翼颌、颞下感染,早期局部症状不明显,易扪及波动感。颌面部炎症诊断依据临床特点:眶下感染肿胀由上唇底部肿胀,波及鼻侧、内眦部、眼睑、颧部,至鼻唇沟消失,上下眼睑肿胀,尖牙凹为触痛中心和波动感明显部位;咬肌感染肿胀显著,局部变硬,牙关紧闭;翼颌感染往往有冠周炎反复发作史,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史,以及下颌角内侧肿胀压痛等特点,颞下感染于下颌结节附近颊沟处肿胀压痛明显,其他感染症状较明确,容易诊断。是否化脓依据病程天数较多、超声提示液性暗区、穿刺见脓,尤其深部感染更应该依靠穿刺确诊。本组病例几乎都以穿刺明确具体病位以及是否化脓。

    总之,口腔颌面部炎症若处理不当,会延长疗程,增加并发症,因此要到正规医院诊治。门诊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切开引流一般宜局麻,若全麻下手术,应细心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单位:山东招远,招远市张星中心卫生院

作者: 张振鹏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