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9年第6卷第4期

泪道置管配合甲基纤维素治疗慢性泪囊炎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道置管配合甲基纤维素治疗。结论采用泪道置管配合甲基纤维素治疗慢性泪囊炎比单纯用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更好。【关键词】泪道置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5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道置管配合甲基纤维素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45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溢泪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 采用泪道置管配合甲基纤维素治疗慢性泪囊炎比单纯用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更好。

【关键词】  泪道置管;甲基纤维素;治疗;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生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泪道排泄功能受损或丧失,泪液长期积滞于泪囊内,刺激泪囊黏膜,使之发炎。目前在治疗方法上多种多样,但仍以手术为主,笔者采用泪道置管配合甲基纤维素治疗慢性泪囊炎,共治疗45例50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5例50眼,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12眼,女33例38眼。右眼30例,左眼15例(含双眼5例),年龄30~65岁,病程5个月~10年。

  1.2 材料准备 (1)探针:采用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前端带孔眼的空心泪道探针6~9号一套。(2)置入管:采用医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取其前端长约10 cm。在距前端以空心探针长度为准剪一小孔,以能插入6号探针。(3)甲基纤维素:为内眼术中常用的黏弹剂。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冲洗泪道,若有脓性分泌物,冲洗点眼数天后,再行手术。

  1.3.2 麻醉 常规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鼻腔以地卡因+麻黄素麻醉及收缩鼻甲。

  1.3.3 探通 先用7号空心探针从下泪点常规泪道探通,后换用8号、9号探针扩张,从针尾注入生理盐水,患者诉咽部有水,并注入通畅,示泪道探通成功,放置探针数分钟。

  1.3.4 置管 用套有导管的6号探针按探通术方法插入,固定导管,拔出探针,从导管尾端注入生理盐水,患者咽部有水并通畅,示插管成功,导管上端留长约1 cm,并用胶布固定在上睑内耻部。

  1.4 术后处理 环丙沙星+地塞米松眼药水局部交替点眼,氯扑麻滴鼻剂点鼻腔。定期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从导管上端冲洗,术后3~6个月拔除导管,在导管拔除后,行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许甲基纤维素,随后,同样做定期冲洗,至泪道冲洗完全通畅。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溢泪症状消失,挤压泪囊无分泌物,冲洗泪道通畅;好转:偶有溢泪症状,挤压泪囊无分泌物,冲洗泪道通畅;无效:术后症状同前。

  2.2 治疗结果 45例50眼随访6~24个月;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复发。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右眼溢泪5年余,未经特殊治疗,来我院就诊,经行泪道冲洗,呈下冲上返,便在局麻下行泪道置术,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拔除导管,冲洗较通,3天后再行冲洗,不通,便再次行置管术,10天后再拔除导管,冲洗通畅后,立即注入甲基纤维素,1周后再行泪道冲洗,完全通畅,随访1年,溢泪完全消失,症状无复发。

  4 讨论

  慢性泪囊炎治疗关键在于建立泪囊引流,且能保持正常的泪道生理通道,利于泪液的排泄。目前在治疗方法上多种,主要包括置入扩张物、泪囊鼻腔吻合术、YAG、KTP泪道激光术等。笔者采用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扩张泪道后,注入甲基纤维素,取得良好效果。以前,只单纯采用置管术,也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再次阻塞至手术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拔管后,泪道创伤,引起渗出或出血,阻塞泪道。其次是泪道失去支撑后出现新的黏连。据此,在原手术基础上,配合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有黏性、弹性、无毒、无抗原体透明胶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内眼手术中。利用其弹性分离组织间界面,阻止创面渗出,减少血块形成,减少黏连;利用其高黏度性使其在泪道中缓慢流出,保持泪道通畅,从而使泪道重新形成。比以往单纯泪道置管,效果更加明显。笔者治疗45例患者中,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 韩庆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