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我科1998~2004年共收治晚发性VitK缺乏症患儿2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均未进行VitK预防注射。2讨论从本文临床资料可以看出,该病多见于年龄为1~2个月的单纯母乳喂养患儿,出生后未给予VitK预防。...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1998~2004年共收治晚发性VitK缺乏症患儿2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15例,女9例。起病年龄26天~4个月,其中1~2个月20例(83%);单纯母乳喂养22例(92%),混合喂养2例;均未进行VitK预防注射;就诊前合并有腹泻8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3例;并发颅内出血18例,消化道出血5例,单纯采血部位出血不止1例。

  1.2  辅助检查  血小板均正常,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下降;凝血时间>10min者6例,5~10min者15例,<5min者3例:部分颅内出血患儿有一过性肝功能异常(除外3例婴儿肝)。颅脑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硬膜下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1例。

  1.3  治疗与结果  入院即给予Vit K静点3~5天,输新鲜血及血浆(Hb<60g/L),颅内出血患儿静注脱水剂,必要时腰穿反复放液。6~8h内停止出血18例,8~12h内停止出血6例。治愈20例,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转院(病情已控制)。

  2  讨论

  从本文临床资料可以看出,该病多见于年龄为1~2个月的单纯母乳喂养患儿,出生后未给予VitK预防。VitK是肝内合成的具有凝血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重要辅酶,由于母乳中VitK含量甚少,而1~2个月的小婴儿尚不到添加辅食的月龄,致Vit K摄入不足。另外,食物中摄入的VitK在胆汁作用下由肠道吸收,长期腹泻、肝胆疾病患儿可出现吸收不良,从而导致VitK缺乏。本组患儿经VitK治疗后出血在6~12h内停止,也是VitK缺乏导致出血的有力证据。

  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其诊断标准是:(1)单纯母乳喂养3个月内的小婴儿未接受VitK注射;(2)呕血、便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突发性颅内高压征象等神经系统症状;(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4)VitK治疗6~12h内出血停止。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静注VitK1 10mg,连续使用3~5天。因本病大多以急性及亚急性颅内出血起病,早期诊断是关键,如认识不够延误治疗时机,将严重影响本病预后。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在宣传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建议乳母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黄豆、蛋黄等富含VitK的食物,同时落实预防用药的制度:(1)全部活产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注VitK11~3mg,连续3天;(2)长期腹泻及患有胆道畸形、婴儿肝炎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患儿,生后3个月内每月肌注VitK11~3mg。

  作者单位: 276100 山东郯城,郯城县人民医院儿科

  (编辑:黄鉴一)

作者: 孙涛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