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共61例,随机编号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退热、降颅压及激素等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31例患儿均应用精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剂量(5。结果热退、头痛消失、止吐、腮腺肿大消失、脑膜刺激征消失、病理征方面,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共61例,随机编号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退热、降颅压及激素等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31例患儿均应用精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剂量(5.0~10.0)×104IU/kg,每日1次肌注,疗程3天。对照组:病毒唑按每日10~15mg/kg溶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3~7天。结果  热退、头痛消失、止吐、腮腺肿大消失、脑膜刺激征消失、病理征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提示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疗效显著,抗病毒作用确切。

  【关键词】  干扰素;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病毒唑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简称腮脑),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可留有严重损害。我院在2000~2002年腮脑治疗中应用干扰素与病毒唑进行对照,以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龄2~12岁,其中3岁以下2例(3.28%),3~6岁6例(9.84%),7~9岁38例(62.30%),10~12岁15例(24.59%)。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6岁以下4例,6~9岁18例,9~12岁9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6岁以下4例,6~9岁20例,9~12岁6例。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文献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诊断标准[1]。腮腺炎患者伴有以下3项中2项者诊断为腮脑:(1)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流行病学资料;(2)脑膜刺激征阳性或病理征阳性;(3)脑脊液呈病毒性改变和(或)脑电图异常。

  1.3  临床表现  发热61例,头痛58例、呕吐56例,嗜睡2例。发病时腮腺肿大55例,腮腺合并颌下腺肿大45例,单纯颌下腺肿大3例,发病时无腮腺肿大6例,包括腮腺肿大前发病2例及腮腺肿大消退后4例。脑膜刺激征阳性41例,病理征阳性13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11例,合并胰腺炎2例,无一例合并睾丸炎。

  1.4  实验室检查  61例做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53例,细胞数增高59例,细胞数20~500×106/L 57例,其中2例细胞数>500×106/L。白细胞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56例,以中性细胞为主3例,蛋白阳性57例。糖均正常。血淀粉酶>10.6u/L;心电图示:Ⅰ、Ⅱ、Ⅲ、aVF、V5 T波低平者8例。脑电图异常56例,表现为轻度至弥漫性异常改变。头颅CT检查34例无明显异常改变。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退热、降颅压及激素等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31例患儿均应用精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剂量(5.0~10.0)×104IU/kg,最大剂量为100×104IU,每日1次肌注,疗程3天。对照组:病毒唑按每日10~15mg/kg溶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3~7天。

  1.6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入院后两组病例密切观察发热、头痛、腮肿消退情况,脑膜刺激征、病程并准确记录。观察有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治愈标准:症状、体征消失,无后遗症。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样本构成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见表1。两组治疗效果,在热退、头痛消失、止吐、腮腺肿大消失、脑膜刺激征消失、病理征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比较  (略)

  2.2  停药后1天复查治疗前脑电图(EEG)  有异常改变者,治疗组29例,27例EEG恢复正常,恢复率为93.10%;对照组为27例,23例EEG恢复正常,恢复率为85.19%,治疗组稍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恢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1,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31例患儿中尚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病毒颗粒为内含单股RNA,除对唾液腺、胰腺及生殖腺有亲和力以外,较其他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更具亲和力,占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首位。腮脑病人常在发热及腮腺肿大的基础上出现头痛、呕吐等,多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10天,也可在腮腺肿大前或腮腺肿大同时发生,伴脑电图异常。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和蛋白含量均可增多。病理改变以脑膜受累为主,也可累及脑实质。表现为脑膜充血、水肿,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及局部出血软化坏死灶。腮脑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直接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曾有报道腮腺炎患儿并发脑膜炎者高达50%以上,大约50%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加[2]。腮腺病毒通过直接损伤和自身免疫反应等途径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目前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都会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OLS)包括β-内啡肽释放增加[3]。此类急性危重病患儿除了β-内啡肽释放增加外,机体还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细胞损害与能量代谢的紊乱、自由基损伤、应激反应、失控性释放体液介质和细胞因子等。

  目前对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治疗较多使用病毒唑,该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临床上治疗腮脑有一定效果,但该药毒性较大,静脉点滴可引起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且可有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不宜临床应用。干扰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调节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它可以与细胞表面特殊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中间代谢使多种胞浆酶激活。这些酶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时的转录、翻译、装配、释放。因而干扰病毒核酸及蛋白的合成,使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也可作用于未感染细胞免于各种病毒侵袭从而中断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的扩散。干扰素还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调控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NK细胞的活性,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参与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而改善特异性防御功能,有利于病毒的清除。病毒性脑炎的病程早期采用干扰素肌注治疗病毒血症,其疗效已得到证实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疗效显著,抗病毒作用确切,本组31例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干扰素的常见副作用,可能与用量小、疗程短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6-757.

  2  韩玉坤.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多系统损害.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6):369.

  3  纪树萍.应用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8):481.

  作者单位: 201800 上海,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儿科

  (编辑:陈  沁)

作者: 黄晓华 王莉莉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