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头孢克肟混悬剂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评价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头孢克肟是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体内外研究显示,该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我院儿科门诊对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选用头孢克肟混悬剂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2006年3~8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82例,男55例,女27例,年龄1~13岁。上呼......

点击显示 收起

     头孢克肟是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体内外研究显示,该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我院儿科门诊对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选用头孢克肟混悬剂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8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82例,男55例,女27例,年龄1~13岁。上呼吸道感染58例,包括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24例,包括支气管炎和轻度肺炎。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头孢克肟混悬剂,剂量1.5~3.0 mg/(kg·d),分2次服用,疗程3~10天,视感染轻重程度决定,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抗生素。

    1.2.2  疗效判断标准  按卫生部药品评审1993年公布的抗生素药物临床研究原则4级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X线胸片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上述4项中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者。痊愈和显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

    82例患儿中痊愈67例,占81.7%;显效7例,占8.5%;进步4例,占4.9%;无效4例,占4.9%;总有效率90.2%。不良反应1例,为轻度腹泻,停药后好转,不良反应率1.2%。其中疗程3~5天57例,占69.5%;6~10天25例,占30.5%;伴发热53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天2例,3天33例,4天12例,5天6例;药物口味喜欢和较喜欢71例,一般10例,不喜欢1例。

    3  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常见死因之一[1]。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儿科门诊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咽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所占比例最大,在本组病例中分别占70.7%和26.8%。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病毒在某些大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地区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但考虑到居住条件的拥挤及社会经济条件,大部分患儿平时即存在咽部带菌症状,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亦很多见。因而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上是一个突出问题[2]。

    头孢克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菌中的链球菌属、肺炎球菌、G-菌中的淋球菌和黏膜炎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菌属等临床常见病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其抗菌机制为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及显著抑制细菌细胞膜上专门受体(青霉素结合蛋白)的能力[3]。本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口服头孢克肟混悬剂的总有效率达90.2%。显示头孢克肟用于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效,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较理想的消除能力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组资料显示,头孢克肟混悬剂治疗患儿呼吸道感染疗程3~5天占69.5%,6~10天占30.5%。66.1%患儿于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88.7%患儿于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药物口味满意度达86.6%。综上所述,头孢克肟混悬剂疗效好、服用方便、口味好、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吴梁.实用临床儿科学.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903.

    2  吴圣楣.儿科治疗矛盾.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96.

    3  闫志刚.头孢克肟的临床抗感染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17(2):150.

     作者单位: 311258 浙江杭州,杭州市萧山区闻堰卫生院儿科

 (编辑:吴  莹)

作者: 姚春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