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临床分析(pdf)[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治疗。结果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68。2%,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31。发病1~6周前有明确前驱感染者24例(54。...

点击显示 收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临床分析 (pdf)

      [摘要]  目的  总结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对44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68.2%,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31.8%;男女比例为1.75∶1;PAIgG升高占75%,PAIgA升高占5%;发病1~6周前有明确前驱感染者24例(54.5%);检测到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急性病例5例(16.7%),慢性病例11例(78.6%);在传统治疗方法外,采用更昔洛韦(丽科伟)、膦甲酸钠(可耐)清除病毒感染,急性患者全部治愈,慢性患者疗效提高。结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是慢性病例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采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清除病毒,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治疗方法

       Clinical analysis of 44 cases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

    MA Jinwen.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anchuan,Hanchuan 4316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 (ITP)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virus infectio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4 cases of  ITP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cute cases was 68.2%,and the chronic ones was 31.8%.The incid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1.75∶1.The elevated level of PAIgG was found in 75% patients,and PAIgA was in 5%.The occurance of preliminary infecion was found in 24 cases (54.4%),1~6 weeks before ITP was diagnosed.5 of the acute patients (16.7%) had infections of cytomegalovirus,EB virus or human parvovirus B19,and the data of chronic patients was 11 cases (78.6%).Besides the ordinary treatment,ganciclovir and foscarnet sodium were used to clear the viruses.The acute patients were all cured,and the cure rate of chronic group was elevated.Conclusion  ITP especially chronic cas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infection of virus,ganciclovir and foscarnet sodium have efficacy for treatment of ITP with virus infection.

    [Key words]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virus infection;treatment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为了解其临床特点及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提高治愈率,笔者对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为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例,共44例,男28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50天~12岁,平均4.78岁。急性30例(68.2%),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31.8%)。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会议制订的ITP诊断标准。入院时急性病例病程1天~6个月,慢性病例病程7~48个月。慢性者继往均已接受过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1.2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进行外周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40例检测外周血抗血小板抗体(PAIgA、PAIgM、PAIgG);对19例检测外周血巨细胞病毒(CMV)抗原(CMVAg、CMVPP65)、人微小病毒B19抗原、EB病毒(EBV)抗体(VCAIgm、VCAIgG、VCAIgA、EAIgG、EBCAIgG)。

    1.3  治疗  血小板(PLT)<30×109/L者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1g/(kg·d)×2天25例;或先以甲基强的松龙(MP)30 mg/(kg·d)ivdrip×3天,后改为强的松常规剂量治疗10例。确诊CMV和(或)EBV感染者14例给予更昔洛韦(丽科伟)治疗CMV感染:诱导治疗10 mg/(kg·d),7天后改为维持剂量5 mg/(kg·d)×21天,其中2例CMV感染者丽科伟治疗2个月无效给予膦甲酸钠(可耐)治疗,起始100~200 mg/(kg·d),分2~3次给予,2~3周后改为100 mg/(kg·d)维持。

    2  结果

    2.1  一般表现  本组病例均表现为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其中皮下血肿1例,血尿1例,无颅内出血者。发病1~6周前有明确前驱感染者24例(54.5%)。入院时PLT为(4~69)×109/L,PLT<30×109/L的急性病例26例,慢性病例9例。PAIgG升高30例(75%),PAIgA升高2例(5%)。

    2.2  病毒感染检查结果  急性病例CMV等感染共5例(16.7%),慢性病例CMV等感染共11例(78.6%)。其中CMV、EBV合并感染2例。CMV、B19合并感染1例,EBV、B 19合并感染1例,CMV、EBV、B19合并感染1例。均为慢性患者。

    2.3  疗效

    2.3.1  急性病例  16例仅给予HDIVIG 1个疗程;3例给予HDIVIG+MP治疗;2例给予HDIVIG+强的松治疗;分别给予MP及强的松治疗各2例、7例,存在CMV和(或)EBV感染者予以丽科伟治疗。全部病例PLT均在治疗后2~7天内上升至100×109/L以上,除1例外,无复发者。仅1例CMV感染第一次住院予以HDIVIG治疗,3个月后血小板降至35×109/L,予以丽科伟治疗1周CMVAg反而上升,改用可耐治疗51天,CMVAg阴转,PLT维持在(121~240)×109/L。出院后随诊,PLT一直保持在100×109/L以上。用药期间多次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无异常。

    2.3.2  慢性病例  14例患者中未检出CMV等感染者4例,给予HDIVIG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均在治疗后2~7天内上升至100×109/L以上,2例小剂量强的松维持治疗,PLT在(40~152)×109/L间波动;2例每3~4周需给予IVIG 1次,PLT在(45~265)×109/L间波动。CMV感染者1例病史达4年,使用丽科伟治疗38天后CMV转阴,随诊PLT一直保持在100×109/L以上;1例使用丽科伟治疗2个月余,PLT、CMVPP65反复,改用可耐,PLT保持正常,未复查CMV抗原,用药期间多次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EBV感染患儿3例采用丽科伟治疗后,2例随访4~5个月PLT在(89~121)×109/L间波动,1例每3周仍需给予IVIG 1次。检出CMV等感染者未使用丽科伟、可耐者,随诊情况与未检出CMV等感染者相似。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管收缩不良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发病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多数国内外文献认为患儿机体存在多重免疫学改变。本文回顾了2000年1月~2005年12月3年间我科诊治的44例病例,对其与CMV等病毒感染的关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资料显示,急性病例占全部病例的68.2%。有学者认为儿童急性病例大多是自限性的。美国血液学会提出如患儿PLT>30×109/L,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紫癜可不必治疗:PLT<20×109/L,有明显黏膜出血或PLT<10×109/L伴轻度紫癜者才给予激素或IVIG。笔者对PLT<30×109/L的部分患儿,使用单一疗程HDIVIG,血小板恢复快,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尚缺乏对其自然病程的观察资料,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减少临床不必要的治疗,减轻患者的负担。

    Crapnell等在体外用CMV感染造血干/祖细胞,抑制了巨核祖细胞体外集落的形成,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笔者在急性病例中检出CMV等病毒感染5例(16.7%);在慢性病例中检出CMV等病毒感染11例(78.6%),也表明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是慢性病例密切相关。

    因此,笔者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更昔洛韦是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体内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V、CMV等,尤其对缺乏胸苷激酶的耐药毒株及巨细胞病毒的作用更为显著。笔者在EBV、CMV感染的患者,特别是慢性患者中使用,取得一定疗效,随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膦甲酸钠为无机焦磷酸盐的有机同系物,在体外有抑制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国外文献报道可引起多系统的不良反应,本文资料中的2例规则使用丽科伟无效,改用可耐后血小板均达到正常,1例51天CMV阴转。用药期间未出现毒副作用。

    本文表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CMV等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单位: 431616 湖北汉川,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朱兆耘)

作者: 马锦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