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新生儿先天性右侧乳糜胸1例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生后第7天院外行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胸腔积液,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追述病史,其孕母在孕32周做产前B超时即发现胎儿右侧胸腔积液。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反应性胸膜炎并右侧胸腔积液。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液性暗区38cm,即给予胸腔穿刺术,抽出乳黄色油状液体60ml,做胸腔积液常规:外观黄色、混浊......

点击显示 收起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0天,以“生后气促10天”为主诉入院。患儿系G1P1,孕37周在我院出生,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510 g,Apgar 评分9′-10′-10′,羊水清,无早破水。生后不久发现气促,无呻吟、发绀、口吐泡沫,但哭声洪亮,未引起家长重视。生后第7天院外行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胸腔积液,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追述病史,其孕母在孕32周做产前B超时即发现胎儿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查体:T 365 ℃,P 150次/min,R 70次/min,神志清,面色微略苍白,呼吸促。右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脏无杂音,肝肋下2 cm 触及,脾肋下未及。NS(-)。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反应性胸膜炎并右侧胸腔积液;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液性暗区38 cm,即给予胸腔穿刺术,抽出乳黄色油状液体60 ml,做胸腔积液常规:外观黄色、混浊,李凡她试验阳性,比重1021,WBC 120×109/L,中性071,淋巴029,乳糜试验阳性,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右侧乳糜胸,入院后先后做4次胸腔穿刺术,共抽出乳黄色油状液体250 ml,但不能使胸腔积液减少,遂行胸腔闭式引流,待流出乳黄色油状液体50~100 ml后,给予胸腔内注入50%葡萄糖液10 ml加红霉素100 mg,夹管30 min后再打开引流,每日1次,用2次后引流管未见有液体流出,第3天拔管,每隔两天复查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液性暗区稳定在025 cm左右,遂好转出院。1个月后复查胸部B 超未再发现胸腔积液。

    2讨论

    新生儿乳糜胸又称淋巴胸,是由于淋巴液漏入胸腔引起。近年来,由于新生儿心胸外科手术和中心静脉高营养的开展,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01%~05%,男∶女比例为2∶1,多见于右侧,任何原因(包括疾病和损伤)引起胸导管或胸腔内大淋巴管破裂阻塞时都可造成乳糜胸,如产伤、臀位产、复苏过程压力过猛致颈部外伤,闭合性或开放性胸部损伤,颈、腰部脊柱过度伸展,手术损伤胸导管及先天性淋巴管异常等。但多数乳糜胸常无明确病因,为自发性乳糜胸,约占50%。新生儿乳糜胸按其病因分下述5类:先天性、创伤性、手术后、栓塞性、自发性。该患儿属先天性乳糜胸,该类型多数于出生后发现有单发或多发乳糜瘘,主要系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结构异常,胸导管缺如或胚胎期胸导管的连接部分未能很好完成,致胸导管狭窄梗阻,淋巴管广泛扩张和破裂,乳糜液从淋巴管溢出而致乳糜胸。乳糜胸预后一般较好,但若未及时治疗,易并发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而继发感染。该患儿我们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术,效果不佳,最后采用胸腔闭式引流,配合50%葡萄糖液加红霉素注入胸腔,使胸腔形成无菌性炎症,而关闭淋巴瘘口达到治愈乳糜胸的目的。但远期效果尚有待于随访观察。

   作者单位: 1 363300 福建云霄,云霄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2 361003 福建厦门,厦门妇幼保健院儿科

  (编辑:唐城)

作者: 张平发,林新祝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