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2期

小儿喘憋性肺炎佐用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的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5)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7±1。01),经α1b滴鼻液治疗后CD3上升,CD4下降CD4/CD8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可有效保护呼吸道,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效果明显。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对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探讨用药前后T淋巴细胞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证明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对调解T细胞及其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 208例符合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相等的两组,对照组104例,α1b滴鼻液治疗组104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9±2.5)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7±1.6)天,临床疗效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P<0.01),经α1b滴鼻液治疗后CD3上升,CD4下降CD4/CD8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可有效保护呼吸道,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  小儿喘憋性肺炎;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T细胞亚群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又称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病毒为主要的病原。具有流行性、喘憋和发作性喘憋的特征,具有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的肺部表现。为了解重组干扰素α1b滴鼻液对喘憋性肺炎的治疗及用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9月~2007年3月住院患儿208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喘憋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36例,女72例,年龄2~26个月,平均8.3个月,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4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后均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退热、雾化吸入等处理,重症者给予抗心衰及呼衰治疗,治疗组加用α1b滴鼻液直接滴入鼻孔两侧,每侧2~3滴,每日滴鼻6~7次,连续用药7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病例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5天测患儿体温、咳嗽、喘憋、三凹征、呼气喘鸣、肺部啰音、X线胸片等。并在入院时和治疗后7天测治疗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2],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T细胞亚群升高和降低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正常。好转:主要症状、体征有改善,X线胸片基本正常。无效:用药1周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2.2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7±1.6)天,对照组(9±2.5)天,临床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
    2.3  不良反应  α1b滴鼻液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16例有轻度鼻黏膜充血、鼻塞,3例有轻度恶心症状,2例出现一过性皮疹,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喘憋性肺炎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多发于2岁以内的小儿,尤以2~6个月小儿多发,病情即全身症状严重,呼吸困难明显,满肺喘鸣音,重者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常规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3]。加之患儿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功能紊乱,常伴有CD4/CD8细胞比例失调[4]。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感染时,CD3、CD4均明显下降,CD4下降时可导致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系列异常[5]。据报道,病毒感染后CD8活性增加,CD8能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反应。CD4、CD8在体内起着互相调节和制约的作用,宿主的免疫反应可能为二者属性的综合。加CD4减少或功能缺陷,而CD8过量时可致免疫功能低下。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喘憋性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功能异常。表现CD4下降,CD8升高,CD4/CD8升高,符合国内外报道。对于喘憋性肺炎患儿起病慢、病程长、易出现心衰、呼衰及脑病等并发症。笔者给予治疗组用α1b滴鼻液1周后复查细胞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应用α1b滴鼻液后,CD3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上升,CD8下降,CD4/CD8比例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α1b滴鼻液对调节T细胞网络及其平衡起重要作用。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蛋白,能在分子水平上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活动,是目前抗病毒谱最广的药,毒性很低,抗原性很弱。将干扰素制成滴鼻剂,使干扰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上皮及黏膜,同时干扰素有启动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的作用,在极短时间内,将建立抗病毒状态,使呼吸道受到有效保护,同时抑制病毒继续复制及向周围蔓延,治疗效果明显,缩短疗程并可自行给药,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陈文斌.诊断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4-605.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4.

3 刘国荣,申昆玲.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435-438.

4 马少春,蒋玉红,魏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调节及其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102.

5 潭国民.复可托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影响.中华现代儿科杂志,2006,2(3):32.


作者单位:750000 宁夏银川,红寺堡开发区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何文兰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