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肠套叠。声像图。分析肠套叠是小儿的一种常见急症,及时准确诊断至关重要。现对152例小儿肠套叠声像图分析,旨在对临床提供一种无痛性、有效的诊断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肠套叠;声像图;分析


    肠套叠是小儿的一种常见急症,及时准确诊断至关重要。现对152例小儿肠套叠声像图分析,旨在对临床提供一种无痛性、有效的诊断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1998年2月~2006年2月经高频超声显像,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或经手术证实的152例肠套叠患儿,男86例,女66例,年龄96天~7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Philips超凡彩超诊断仪。患儿平卧位,采用7.5~10 MHz高频探头,对腹部可疑包块仔细扫查,观察包块的内部结构。

    2 结果

    总结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或经手术证实的152例肠套叠患儿的声像图特征为:腹部探及混合性回声包块,包块横切面可见强弱相间回声,外周呈低回声,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可见条状强弱相间回声,前后两边为均匀低回声条,呈“套筒征”,可见包块无蠕动,包块近侧肠管可见扩张。

    3 讨论

    一段肠管套入相连的胃或肠腔内,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的肠梗阻称为肠套叠。在我国,肠套叠在全部肠梗阻中居第二、三位,约占15%~20%。在婴幼儿急性肠梗阻中,肠套叠占首位[1]。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婴儿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动度较大有关[2],婴幼儿临床如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黏液血便,腹部检查发现包块即可诊断为肠套叠。但早期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而超声有特异表现,主要声像图表现:腹部混合性包块,呈现“同心圆征”及“套筒征”,肠壁厚度及少量肠内容物流动可以显示,部分能分辨出鞘部、套入部和头部,可与腹腔实性肿瘤区别,本组152例肠套叠,包块最小2.0 cm×1.0 cm,声像图均有特异表现。另外,超声检查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对套叠部位,是否复套,水压或空气灌肠复位的可能性等能加在以预测。

    总之,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套叠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复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0.

2 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9.


作者单位:1 134001 吉林通化,通化市中心医院电诊科(△普通外科) 2 吉林柳河,柳河县医院[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高频超声显像,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或经手术证实的152例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小儿肠套叠声像图有以下几种特征:(1)腹部混合性包块;(2)横断面呈“同心圆征”;(3)纵切面呈“套筒征”;(4)肠壁增厚,呈低回声。结论 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比较特异,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刘 霞,安淑云,黄 玲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