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药敏性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性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机械通气>48h,发生VAP71例新生儿气管插管下取痰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结果71例VAP新生儿取标本148份检出病原菌86株,革兰阴性菌占7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性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机械通气>48 h,发生VAP 71例新生儿气管插管下取痰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71例VAP新生儿取标本148份检出病原菌86株,革兰阴性菌占76.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也成为感染主要病原菌。前三者对泰能、环丙沙星敏感,后者对万古霉素敏感,对泰能较敏感。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感染有增多趋势,而VAP病原菌耐药性多,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积极防治。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药敏性


    随着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机械通气所导致的并发症也明显增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48 h的133例新生儿中并发VAP 71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3例新生儿中男75例,女58例,足月儿46例,早产儿87例,胎龄28~42周,体重1100~3600 g,原发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时间均超过48 h,其中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条件71例。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48~72 h以后每2~3天用一次性吸痰管和容器从气管插管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在新生儿拔管或换管时采集管内顶端的分泌物,对标本培养及行药敏试验。

    1.3 VAP的诊断依据[1,2] (1)因非肺部感染性病变和原有肺部感染性病变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或出现新的病原菌。(2)X线出现新的浸润阴影,伴有肺部啰音增多。(3)临床出现发热,WBC>10.0×109。合乎上述3项标准者诊断为VAP。

    1.4 统计学方法 各项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范围表示,统计方法有χ2检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 71例新生儿气管插管下取痰标本148份,每份标本都按时间进行分组,共培养阳性菌株86株,阳性率58.1%。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76.7%,菌种分布情况见表1表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 (株)

    2.2 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细菌每年的分布情况 以每年1~12月份为一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细菌前6位每年分布情况见表2。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一直是我院VAP的主要病原菌,但2004年起铜绿假单胞分离率降低,金葡菌感染率增多。

    2.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前四位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3。

    3 讨论

    VAP是指在气管机械通气48 h后所发生的院内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患儿治疗预后的并发症。国外报道VAP在ICU的发生率为21%~77%,死亡率可高达50%~71%[3],因此,应积极寻找VAP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提高治愈率。表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每年的分布情况 例(%)表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前四位主要病原菌药敏情况

    目前认为机械通气条件下,新生儿咽或胃肠道细菌吸入或定植,是导致革兰阴性病原菌占优势的主要原因[4],本组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主要为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不动杆菌;另铜绿假单胞菌也可来自于NICU的仪器设备。因此,加强对NICU的环境和仪器设备消毒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球菌定殖率近年增加,近2年已占定殖菌第三位,与国外报道相同[5]。

    药敏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很高,已不适合作为基础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对泰能和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泰能、环丙沙星敏感,对阿米卡星、氧哌嗪青霉素较敏感;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和泰能敏感;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泰能较敏感。由于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对医务人员来讲应合理选择抗生素,尽量避免无依据的经验用药。本组显示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可增加选择抗生素准确率。目前国外已展开了保护性黏膜刷(PSB)和支气管肺泡灌洗(SAL)的定量细菌培养,对提高VAP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有效方法。

    因VAP治疗有一定困难病死率较高,常导致机械通气治疗的失败,加强预防措施是减少VAP发生的关键:(1)加强NICU的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操作。(2)加强呼吸机管理,在原发病控制下及时撤机。(3)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治疗。(4)加强支持治疗,预防性使用IVIG等。总之,减少VAP发生的关键在于提高对VAP的认识,从而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陈贤楠,耿荣.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99.

2 张秋月,杨明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封3.

3 于风琴,郭在晨,徐淑玲.新生儿机械通气并不呼吸道感染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4):428.

4 Ewing S,Bauer T,Torres A.The pulmonary physician in criticalcare:nosocomial pnrumonia.Thorax,2002,7:366-371.

5 Chambers HF.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Emerg Lnfect Dis,2001,7(2):178-182.


作者单位:511300 广东增城,增城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周振华,温红辉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