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感染后超敏反应综合征患儿1例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感染后超敏反应综合征护理若机体已被某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二次免疫应答被增强。在摄入的抗原较大或机体的免疫处于高应答状态时,则因免疫应答而导致组织损伤,此即称为超敏反应。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感染可致自身细胞或组织抗原的抗原性改变,以致机体将它们视为外来异物发生免疫应答。......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感染后超敏反应综合征 护理

  若机体已被某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二次免疫应答被增强。在摄入的抗原较大或机体的免疫处于高应答状态时,则因免疫应答而导致组织损伤,此即称为超敏反应。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感染可致自身细胞或组织抗原的抗原性改变,以致机体将它们视为外来异物发生免疫应答。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9岁,因发热30天余伴咳嗽15天余,初诊为“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30.1×109/L,N 0.85,RBC 2.4×1012/L,HB 64 g/L,给予头孢噻肟钠、因培康、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入院第三天出现心前区疼痛,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包积液。次日即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常规检查示:WBC(+++),RBC(++),脓球(+)。期间体温都在37 ℃~41 ℃。Coomb’s试验检出C3补体及冷抗体。复查血红蛋白55 g/L,并出现肩、腰等处酸痛,肝、脾、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感染后超敏反应综合征”。予以益菌株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周后,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趋于平稳,血红蛋白上升至94 g/L,肝、脾肋下未及。准予出院。

    2  护理方案

    2.1  入院初期护理  患儿刚入院时,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和患儿认为此疾病比较常见,故而并不十分紧张与不安。护理: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患儿,了解患儿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给患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合理安排好患儿的休息、睡眠、饮食、营养,使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启发和引导患儿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解除顾虑,配合治疗护理。

    2.2  住院期护理  随着疾病的发展、反复与病程的延长,家长及患儿都表现出焦虑、恐惧与不信任感。他们既担心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患儿的学习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怀疑我们的诊断、治疗与护理是否正确。由于该患儿已进入学龄期,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同伴、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因此我们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还密切护士与患儿的关系,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行体格检查及各种操作时,照顾到患儿的自尊心。对患儿简要讲解疾病的知识,治疗的必要性及方式。组织患儿适当地看书、做作业、绘画及开展游戏活动,把患儿的思想和情感引导到正确方向。鼓励患儿适当从事自我护理和个人卫生工作。使患儿家长了解患儿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以使家长对患儿进行帮助。鼓励患儿与同伴、同学联络,允许他们来院探视,交流学习进展情况,根据病情帮助患儿继续学习。

    2.3  恢复期护理  利用“健康处方”宣教指导的形式。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出院指导中应特别注意预防疾病再次发生的指导。告诫患儿及其家属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也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时应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指导患儿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

    3  小结

  本病病程较长,该患儿共住院31天。我们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充当了直接护理者,患儿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他们能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从恐惧、焦虑和不信任的心理状态逐渐过渡到平静、接受和信任,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各项护理操作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康复出院。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200434 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卢瑛管菊芳王来仙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