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株洲地区2007年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资料来源于株洲地区2007年度260例新生儿死亡个案统计分析。结果株洲地区新生儿死亡第一顺位的是早产儿,79例,占30。结论应加大医学干预措施力度,减少早产发生,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死亡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资料来源于株洲地区2007年度260例新生儿死亡个案统计分析。结果 株洲地区新生儿死亡第一顺位的是早产儿,79例,占30.38%;第二位的是出生窒息,66例,占25.38%;第三位是肺炎,34例,占13.07%;另有包括先心病等各种先天畸形42例,例数和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应加大医学干预措施力度,减少早产发生,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关键词】  新生儿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0%。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应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现将株洲地区2007年度260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各县区妇幼保健院(所)上报新生儿死亡个案卡260例,男144例,女116例,城镇49例,乡村211例。

    1.2  方法  本地区2007年新生儿死亡报告卡,由各乡卫生院及县市级医疗机构对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登记、填写新生儿死亡报告卡,各县区妇幼保健院(所)上报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收集、审核,每6个月进行一次出生和死亡补漏调查。

2  结果

    2.1  新生儿死亡的出生地点  各级医院的有188例,占72.30%,乡卫生院59例,占22.69%,家中6例,占2.30%,另有7例出生地填写不详。见表1。表1  出生地情况

    2.2  新生儿死亡的出生胎龄  新生儿死亡的出生胎龄≤28周12例,占4.62%;28~32周12例,占4.62%;32~37周55例,占21.15%;足月儿181例,占69.62%。另有26例未具体填写孕周。见表2。表2  出生胎龄情况

    2.3  新生儿死亡的出生体重  极低出生体重儿46例,占17.69%;低出生体重儿70例,占26.92%,2500 g以上136例,占52.30%;有8例未填体重。见表3。表3  出生体重情况

    2.4  新生儿死亡日龄情况  出生后24 h内死亡的128例,占49.23%,24 h~7天87例,占33.46%;7~28天45例,占17.3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见表4。表4  死亡日龄情况 

    2.5  新生儿死亡地点情况  绝大多数新生儿死于县市医院,乡卫生院出生59例死亡新生儿,只有10例死于乡卫生院,放弃治疗和死前未就医的有55例,占21.15%。见表5。表5  死亡地点情况 

    2.6  新生儿死亡原因情况  新生儿死因第一顺位的是早产儿79例,占30.38%;第二位的是出生窒息66例,占25.38%;第三位是肺炎34例,占13.07%;第四位是先天畸形21例,第五位是先心病17例,另有脑积水2例,唐氏综合征1例,先天性膈膨升1例,共42例先天畸形。见表6。 表6  新生儿死因顺位

    3  讨论

    3.1  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一项敏感指标,做好新生儿死亡监测,了解新生儿死亡原因,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1)从株洲地区2007年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来看,早产低体重已上升为死因第一位,在260例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79例,占30.38%,与以往资料比对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孕期保健工作。(2)新生儿窒息仍高居不下,窒息死亡率占25.38%,与窒息相关的吸入性肺炎致死率也高,从本统计资料看,死亡的新生儿出生地95%是住院分娩,随着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加强基层接产机构接产技术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极为重要。(3)先天异常的出生率高、致死率高,先心病及其他严重畸形的例数和比例,比对以往资料有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孕前检查、产检的重要性。(4)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或未就医的55例,占新生儿死亡的21.15%,且以乡村患儿居多。

    3.2  干预措施  (1)早产儿、低体重儿较多器官在组织学上和生理学上的不成熟,死亡率高。加强产前宣教,做好孕产妇的分级管理,降低孕期并发症,从而降低早产低体重发生率。此外,加强早产低体重儿的管理,及时转诊,改善转运条件,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力度,新生儿窒息在我市新生儿死亡中仍占第二位,各级助产机构要加强对产科医师、助产士、儿科医师、麻醉师技术培训,定期复训考核,人人过关。要求熟练掌握胎粪吸引、正压给氧、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合理用药等技术。卫生行政部门应将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作为开展助产专业审批、专业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3)先天异常的数量及比例与以往资料对比,上升趋势明显。做好婚检及孕期保健,普及县区产前筛查,提高产前诊断中心诊断水平,对降低先天异常出生率尤为重要。全社会应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健康意识的宣传力度。(4)我市新生儿死亡中有55例放弃治疗或未就医,占21.15%,又以乡村居多,与家庭经济困难有关。提示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尽快完善贫困救助机制,在生育保险、新农合中注重新生儿疾病,以救助贫困危重新生儿,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单位:412008 湖南株洲,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陈湘红 杨春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