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传统的治疗常采用药物及手术切除。我院采用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收到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我们收集2000年3月~2004年3月2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均经临床、MRI、CT、B超明确诊断。治疗时间选择在患者月经后1周。...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传统的治疗常采用药物及手术切除。我院采用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收集2000年3月~2004年3月2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均经临床、MRI、CT、B超明确诊断。年龄26~31岁,平均29.5岁,其中单发17例,多发7例。肿瘤大小3.2cm×2.3cm×2.0cm~8.8cm×7.2cm×5.1cm,肌壁间型19例,粘膜下型5例。临床表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8例,下腹坠胀及腹痛21例,尿频19例,继发性贫血11例,无症状者3例。治疗时间选择在患者月经后1周。

  1.2 材料 采用微导管系统Boston-Science公司产品,V3300血管造影机系Philips Integris产品,SSA250A B超声为东芝产品,4.0~5.0F Cobra导管,350~500um PVA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

  1.3 方法 局部麻醉后用Seldinger技术行单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4.0~5.0F Cobra导管和微导管通过髂外动脉、髂总动脉到髂内动脉,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再超选择地插入子宫动脉,经子宫血管动脉造影证实插准肿瘤血供后,将先用500um PVA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子宫动脉,阻断肌瘤供血动脉。术后定期检查,B超复察指标是用同一B超分别测量子宫体、肌瘤和卵巢的三条径线A、B、C,按公式A×B×C×π/6计算子宫体、肌瘤、卵巢的体积。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体积为各肌瘤体积之和。月经量是将术前经期所用卫生巾数与治疗后每一月经周期所用同种卫生巾数记录并比较。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本组24例患者中,股动脉穿刺情况的介入治疗手术时间103min,X线透视时间为32min。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占95.8%,单侧子宫动脉供血占4.2%。患者月经量在栓塞术后第1、3、6、12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月经量减少及经期恢复正常占94.4%,下腹坠胀、腹痛症状缓解90.4%,继发性贫血缓解占81.8%,尿频症状缓解占78.9%,复查B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81.3%,2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2 不良反应 (1)术后下腹部微痛者占37.5%,大多数出现在术后36~48h。(2)外科手术热反应者占37.5%,体温最高38.3℃。(3)腹胀消化道症状占45.8%,出现在术后24~36h。以上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一般采用雄性激素和近年来使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goˉnist)以及米非司酮(RU-486)等。此类药物可导致绝经、停药后肌瘤复发等弊端。手术治疗常采用经腹腔镜、宫腔镜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或经阴道、经腹子宫切除术。这些手术均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及造成不孕的潜在可能性,术后复发率高。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 是子宫肌瘤的去血管化。去血管化越完全,疗效越好 [1]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通过介入导管将栓塞剂直接输至肌瘤周围,阻断肌瘤血供,引起肌瘤组织变性、坏死,达到治疗肌瘤的目的。且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不会影响后来的怀孕过程及生育结果。

  子宫动脉造影证实,子宫肌瘤仅由于宫动脉供血,无其它吻合支,而且其供血的子宫功能分支在肌瘤周围的假包膜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并有放射状分支进入肌瘤的内部,随肌瘤增大,血管增粗、增多,尽管子宫肌瘤血管丰富,但无其他吻合支及侧支循环建立,血供来源单一。而子宫动脉与卵巢动脉、阴道上动脉等存在着广泛的血管吻合,由于以上吻合支的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侧或双侧子宫动脉近端栓塞,只要动脉的细小分支和毛细血管保持通畅,子宫通过侧支循环仍可以获得足够的血供,不至于发生坏死,而且可以保持正常的功能 [2]  。肌瘤仅由子宫动脉供血。我们采用的聚乙烯醇是永久性栓塞剂,不会被吸收,在子宫内形成占位结构。由于我们通过介入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微导管进入子宫动脉并注入聚乙烯醇永久性栓塞颗粒及明胶海绵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由于其无侧支循环建立而发生缺血性改变,发生返流异位栓塞的可能性也较少,聚乙烯醇颗粒不易经过卵巢动脉与子宫动脉交通支进入卵巢。所以,均未发现卵巢功能衰退和异位栓塞患者。而只能引起肌瘤组织缺血坏死,导致肌瘤细胞总数减少,瘤体缩小。此外,栓塞后因瘤体供血被阻断造成肌瘤细胞内雌孕激素受体不能与雌孕激素结合或其受体随肌瘤坏死而消失,从而阻止肿瘤继续生长并可有效控制其复发。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较传统的手术治疗简便、经济,符合当今微创医学的发展趋势。即使子宫动脉栓塞效果不佳或失败,仍可应用手术及药物治疗等补救手段。因此,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安全的,根据我们临床应用24例的疗效观察及随访结果表明,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探讨、总结、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吕军,刘萍,等.经皮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75.

  2 詹松华,王国良,李翊,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72例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207-1209.    

  作者单位:1 51817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2 525000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教学医院  
    
  (收稿日期:2003-08-02)

  (编辑夏 继)

作者: 王爱珍游卫华赖 燕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