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丙泊酚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仅几分钟,但毕竟是手术操作,会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门诊自2001年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4年12月到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而无并发症及禁忌证者15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人工流产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仅几分钟,但毕竟是手术操作,会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门诊自2001年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4年12月到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而无并发症及禁忌证者150例,年龄17~45岁,孕次1~9次,产次0~4次,孕龄6~10周,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各组的年龄、孕次、孕龄无明显差异,手术在门诊人流室进行,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
   
  1.2 麻醉方法 A组(丙泊酚组)术前禁食水4h,术前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至少3h以上,以软化扩张宫颈。入人流室后先建立静脉通道,待手术医师检查患者消毒铺巾后开始静脉注入丙泊酚2.0~2.5mg/kg的诱导剂量,待患者入睡、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缓慢追加药量30~70mg以维持麻醉深度至手术结束。B组(利多卡因组)术前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片200μg,术时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将小号导尿管插入宫腔达宫底部,注入利多卡因5~10ml,然后缓慢退出,几分钟后开始手术。C组(非麻醉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术前、术中、术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值,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标准制定:(1)手术时间,包括消毒、扩宫及吸宫时间;(2)宫口松弛度,计数不能一次性通过6.5号吸头的例数;(3)镇痛效果:显效,患者术中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有效,患者术中仅轻度疼痛、牵拉痛,基本安静;无效,患感到明显疼痛,不够安静或大声呻吟。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同时与非麻醉组相比,结果见表1。丙泊酚的镇痛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62%)及非麻醉组(16%)。丙泊酚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其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丙泊酚组与非麻醉组相比,其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利多卡因与非麻醉组相比,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丙泊酚组无痛率高达100%。

  表1 三组镇痛效果比较 (略)
   
  2.2 3种方法对人工流产手术的影响 见表2。结果分析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A、B两组在宫口松弛度、手术时间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丙泊酚、利多卡因配合米索前列醇有软化扩张宫颈的作用,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但对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表2 术中宫口松弛、手术时间、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比较(略)
   
  2.3 不良反应 丙泊酚组发生呕吐1例,发生在禁食<4h者;术后轻微宫缩痛6例,能忍受;注射部位局部刺激1例,呼吸变浅暂停1例,减慢注药速度后自行消失。利多卡因组耳鸣、暂时性听力障碍2例,发生在刚注完利多卡因后,几分钟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静注后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无肌肉不自主运动,无咳嗽、呃逆等副作用、无明显蓄积作用 [1] 。丙泊酚用量以2.0~2.5mg/kg剂量给药,麻醉深度以意识消失、扩宫时患者无反应为原则,但丙泊酚无宫颈松弛作用,所以笔者采用了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扩张和软化宫颈,人流手术时宫口已软、扩张,无需扩宫,缩短了手术时间,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既减少了丙泊酚的副作用,又降低了费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笔者认为在加强呼吸、循环监测等措施下,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及术中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丙泊酚镇痛效果显著,无痛率达100%,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组无痛效果虽然不及丙泊酚组,但明显高于非麻醉组,且其操作简易、安全、成本低,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3.
    
  (编辑川 夏)

  作者单位:445800湖北省鹤峰县中心医院

作者: 吴兴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