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肌瘤黏膜下型容易脱出子宫颈外口,导致阴道大量出血,继发贫血。本文总结了1995年10月~2005年5月9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者行套扎术的经验,即应用机械阻断肌瘤血液供应导致肌瘤缺血坏死的简单原理,以达到迅速止血、促使肌瘤脱落的目的。这种简便、经济的疗法,尤其适用于保留生育能力。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患者,年龄25~55岁,未生育者10例。
1.2 症状 均有月经增多的症状,近期内阴道大量出血,继发贫血,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1.3 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颈外口可见肿物脱出,最大约5cm×5cm×5cm,最小约1.5cm×1.5cm×1.0cm,表面活动性出血,触之出血加重,有的伴感染,子宫正常大小或增大,最大者子宫如孕3个月。
1.4 辅助检查 90例B超提示子宫颈肿物,8例肌瘤较小者B超未能查出。其中45例伴子宫体肌瘤,大小在1cm×1cm×1cm~5cm×6cm×5cm之间。
1.5 方法 较大的肌瘤采用有弹性的橡皮条,经消毒灭菌后打一个活结,套住肌瘤蒂部并拉紧活结以阻断血供,次日可再拉紧一次活结。小的肌瘤则直接采用扎脐带的气门芯套扎。
2 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套扎后2h内出血明显减少,有24例出血即刻停止。次日妇科检查时,扩开阴道,见肌瘤表面已呈苍白色,无活动性出血,触之亦不出血,多在套扎后3~5天肌瘤自行脱落,或经牵拉而脱落。8例较小者于术后2天检查时肌瘤已缩小一半,即行牵拉,因瘤小、蒂相对较粗,套扎带脱出,即用活检钳夹取肌瘤,质硬,瘤体完整夹下,局部无出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黏膜下型)。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视其临床症状、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患者的生育要求给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临床症状较轻、肌瘤小于孕3个月者可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有服用中药、米非司酮或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等。临床症状较重、肌瘤大于孕3个月者则需采取手术疗法,包括肌瘤剜除术、子宫切除术。但是,一旦出现黏膜下肌瘤脱出子宫颈外口,即会出现大量阴道出血,甚至继发严重的贫血,此时单纯给予保守治疗疗效甚微,手术疗法对那些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则有一定的顾虑。因此,本文对脱出子宫颈外口的肌瘤采用套扎法,原理在于这种肌瘤一般都有蒂,相对瘤体而言,蒂部较细,因此套扎后活结不易脱出,而套扎后可阻断瘤体的血供,瘤体及瘤蒂均出现缺血坏死,而采用有弹性的橡皮条或气门芯又可随时进一步勒紧瘤蒂、加重缺血坏死,这样瘤体即可自行脱落,或稍加牵拉即可脱落,即使未能脱落,亦可直接行活检或切除而减少出血。由于瘤体及瘤蒂血供已阻断,故出血症状很快缓解。
肌瘤套扎法简便、经济,门诊亦可进行操作。对条件比较差的基层医院尤为适用。年龄小者可保留生育能力,年龄大者可免除手术。当然,应同时行B超检查以免遗漏子宫体上的其他肌瘤,若属多发性、子宫较大,则应视具体情况如患者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决定是否开腹手术,而手术前先行套扎止血,又可为手术前的准备如纠正贫血、阴道消毒争取时间。单纯行套扎术者,出院后应随访月经情况,并定期行B超检查。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 362000 福建泉州,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外科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