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瘢痕子宫孕30+1周子宫破裂1例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子宫破裂(uterinerupture)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多见于分娩过程中,是直接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1],其出血、感染为孕产妇的主要死因。我院曾收治1例剖宫产术后4年妊娠30+1周,经阴道分娩发生子宫破裂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产科查:宫高25cm,腹围88cm,头先露,未......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多见于分娩过程中,是直接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1],其出血、感染为孕产妇的主要死因。我院曾收治1例剖宫产术后4年妊娠30+1周,经阴道分娩发生子宫破裂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21岁,孕3产1,因停经7个月,下腹部不规则腹痛5天于2006年4月2日11∶30入院。末次月经:2005年9月5日,预产期:2006年6月12日。4年前曾剖宫产一女活婴,1+年前人流一次。入院检查:T 36.8℃,P 86次/min,R 20次/min,BP 120/75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产科查:宫高25cm,腹围88cm,头先露,未衔接,胎心:145次/min,律齐,骨盆外测量正常,胎膜未破,宫缩弱,不规则,宫口开大1cm。B超示:双顶径7.2cm,股骨长5.1cm,胎盘Ⅰ~Ⅱ级,羊水径5.1cm,入院诊断:(1)妊娠29+6周孕3产1枕左前先兆早产;(2)瘢痕子宫。入院后予硫酸镁抑制宫缩,支持对症治疗,宫缩逐渐减弱,胎心胎动无异常,4月4日7∶30孕妇感下腹胀痛明显,查:宫缩15~20″/2~3′,宫口开大2+cm,羊膜囊空,头高“+1”,估计早产不可避免,故停用硫酸镁,于13∶30宫口开全,13∶42自然分娩一男活婴,重1000g,转儿科治疗,产后30min胎盘无剥离征象,无阴道出血,产妇未诉特殊不适,人工剥离胎盘完整,出血约100ml,检查发现少许大网膜组织附于宫颈外口,子宫下段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考虑子宫破裂,立即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壁各层均有粘连,大网膜粘于子宫下段,腹腔积血约100ml,子宫下段瘢痕全层裂开约10cm,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行子宫破裂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术后6天痊愈出院。

    2  讨论

    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准之一。有报道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分娩总数的0.06‰~1.4‰[2]。随着孕产妇系统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围生期保健预防工作的不断深入,子宫破裂的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该病例虽然具有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但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已有4年,加上孕周仅30+1,胎儿小,分娩时子宫破裂先兆症状及临床表现均不明显,若助产医生不仔细检查,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极有可能漏诊,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不论孕周大小,均应引起高度重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1)认真观察产程是防止子宫破裂的基础。提高观察产程的能力,仔细观察宫缩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孕妇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尤其出现病理缩复环及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时,及时进行剖宫产术,对挽救母儿生命至关重要,也是防止子宫破裂的基础。(2)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是防止子宫破裂的关键。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的常见病因,妊娠晚期或临产后,由于子宫腔内压力增大,可使肌纤维拉长,发生断裂,造成子宫破裂。故对瘢痕子宫妊娠,应在预产期前1~2周入院,确定分娩方式,适时择期剖宫产。(3)熟练掌握阴道助产技术是防止子宫破裂的前提。因此助产人员应准确掌握阴道助产的适应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助产,在徒手剥胎盘时,动作必须规范轻柔,避免暴力强行剥离或用手抓子宫壁,严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3.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5.

     作者单位: 402260 重庆,江津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陆  淼)

作者: 刘文兰,蓝乾惠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