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

IUD使用效果的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是一种长效、可逆、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000万妇女使用IUD,其中中国占80%,约6400万人[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使用率仍呈上升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且IUD......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长效、可逆、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000万妇女使用IUD,其中中国占80%,约6400万人[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使用率仍呈上升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且IUD使用比例高,IUD使用人群主要在广大农村。据文献报道,IUD的有效性与众多影响因素有关。本文仅就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对IUD使用效果的影响略作研究分析。

    1  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的重要性

    1.1  研究的重要性  医学若不关注人的行为,就不能称其为医学。中国的整个理论体系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行为观察分析之上的[2]。鼻祖之一的法国学者Durkeim在1897年发表了其注理方面的《自杀论》,结合社会学和行为学的理论,为自杀的研究奠定了行为研究基础[3];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文献中出现了行为流行病学一词[4]。随着学科的进展以及健康定义的明确,越来越多的项目更注重许多疾病或者现象的社会、行为、心理的原因,相关应用和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5]。

    1.2  研究内容  行为流行病学研究者认为:人类行为有着不同于动物的特殊性,某种行为的产生往往具有自发性、有原因性、目的性、持久性、可塑性[6],同时人的行为主要表现在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7],也就是说这些行为的产生是同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关的,如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网络、教育、工作条件、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个人的能力和技能、卫生服务、个人的态度等都可以影响个人或群体的行为,从而对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8]。

    1.3  研究的主要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致力于健康相关行为问题研究的行为因素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开展了诸多与健康相关的研究:如吸烟与肺癌、吸烟与心脑血管病、运动与心脑血管病、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病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艾滋病的研究以及行为监测研究。其主要方向包括:引起疾病发生和影响健康状态的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维持健康行为和减少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三个方面。

    2  影响IUD效果的行为以及影响因素

    目前IUD失败主要的原因研究多集中在放置妇女本身因素如年龄、孕次[9]、子宫颈口因素(子宫颈内口松弛)、子宫体因素(子宫肌壁结构紧密脱落率高)[10];所放置环的问题如IUD形成因素(与宫腔形态不符)[11]、IUD大小选择不当(IUD过大或过小)、与IUD类型、IUD质量不合格[12]以及放置技术[13]等,尽管这些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不能排除由于社会、行为或心理等的非技术的原因造成的放环失败。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在对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的分析上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其对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保障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文献报道,IUD使用效果主要与社会经济环境、放环机构、知识态度以及个人的行为等有关联。

    2.1  社会经济环境  对IUD的使用以及使用效果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受教育程度、职业、劳动类型、孩子性别等方面。孙玉琴在对IUD使用效果调查中提出从失败对象上可以看出,体力劳动者的失败率高于脑力劳动者[14];在对四川省放置IUD的15个县的妇女调查中发现: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活性IUD使用比例越高[15];杜景国等[16]对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到其效果受放器妇女的劳动强度、生活条件、所从事职业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指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文化水平较低、对放置IUD后注意事项认识不足,再加上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环的脱落,引起下移致带器妊娠;方可娟[17]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中也提出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现用率不同,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亦不相同。同时生育要求对IUD使用效果亦有着一定的影响。方可娟在针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中发现,孩子性别和孩子数情况以及生育意愿和传统观念与避孕效果紧密相关。

    2.2  卫生保健信息的获取  这里主要包括放置机构情况以及卫生保健信息的获取情况。

    2.2.1  放置机构  顾彩芝[18]在对服务机构同失败研究中发现:乡镇服务所放置的宫内节育器的失败率稍低于乡卫生院和分院放置的失败率(79.41%的放环手术是乡镇服务站的,失败的占所放环手术的4.17%,县服务站放置的占全部放环手术的2.96%,失败的占所放环的8%)。

    2.2.2  IUD信息获取渠道  陈晓勤等[19]研究发现,1998年四川省IUD使用的受教育比例(非文盲)高达97.22%,提示目前IUD使用者普遍具有接受咨询服务的能力,这种状况不但便于放置人员开展IUD相关知识的宣传,而且使用者容易配合随访,有利于IUD的长期安全使用。

    2.3  知识态度  韩升高[20]在定期集体透视IUD人群中IUD避孕效果流行病学调查指出,育龄妇女对IUD避孕知识的了解、对各种避孕效果的认识对IUD使用均有影响;杜景国等[16]对此也提出相类似的看法: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效果受放器妇女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注意事项认识不足的影响;孙玉琴[14]亦指出大部分妇女不知道IUD在使用5年后应及时更换这一常识,个别妇女不清楚自己使用的是何种IUD,这不利于及时更换。并由此提出加强节育知识的宣传:针对IUD脱落妊娠这一问题,应向广大妇女宣传放置IUD后应注意事项,特别是使用3个月内更要注意月经期或大便时,注意IUD是否脱落,并要遵照医生嘱咐定期检查IUD,若能及时发现IUD的脱落,尽快采取其他避孕措施,则可避免带器妊娠的发生;郭友宁等[21]通过拟合双反应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夫妇人口的心理学因素、对人流的态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到夫妇产后对避孕采取的措施。

    2.4  个人的行为  IUD放置后个人的行为同IUD使用之间的联系主要集中在术后劳动情况,包括劳动强度和劳动姿势、术后休息情况等。张学华[22]在对IUD脱落原因的个案分析中提出,建议术后及时休息1~2天,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22]。王进平[23]提出,一般重体力劳动由于长期弯腰下蹲,使腹内压力增大很容易使宫内避孕下移脱落。周玉琴[14]对活动度对IUD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指出,活动量大可造成不良反应的频繁发生。杜景国等[16]在对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效果研究中也发现劳动强度、生活条件、所从事职业等对IUD使用效果有影响,他指出由于育龄妇女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注意事项认识不足,再加上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宫内节育器的脱落,引起宫内节育器下移致带器妊娠[16];邹燕等[1]通过用数量化理论作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析提示,劳动姿势、劳动强度与分娩次数等也是影响IUD使用的重要因素。

    3  小结

    重视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健康的真正含义,它所探索的是和社会、行为、心理等相关的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而且其中最好的一点是它包含了对于共同生活体一个新的焦点,在如同它本身的一个实体,一个比由许多个人所组合而成更为复杂的实体;但个人可以影响或经由这些人们去改变每个人的健康状况[5]。目前IUD实际使用中尚存的带器妊娠、意外妊娠、脱落、因不良反应(出血、疼痛等)取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又增加其经济负担,且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对于宫内节育器的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仅局限于简要介绍,尚未开展相关内容的具体影响研究。IUD使用效果的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无论对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还是对社会以及广大妇女来说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邹燕,雷贞武.宫内节育器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6):321-323.

2 刘克俭,顾喻琦.行为医学-行为流行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45.

3 胡幼慧.台湾地区婚姻别自杀死亡率之型态与趋势分析.中华民国心理卫生学刊,1988,4(1):43-56.

4 Sallis JF,Owen N,Fotheringham MJ.Behavioral epidemiology:a systematic framework to classify phases of research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n Behav Med,2002,24(2):78-79.

5 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行为流行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0-361.

6 王增珍,张述林.社会行为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5.

8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6.

9 荆春范.宫内放置节育器避孕失败86例分析.河南职工医学学报,2001,13(1):87.

10 周玉琴.186例产时放置两种不同宫内节育器的效果评价.实用预防医学,1999,6(4):304.

11 董小星.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272例分析.成都医药,1998,24(2):105.

12 李惠杰.常规方法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原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4,20(6):465.

13 陈树昶.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的影响因素.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23(1):47.

14 孙玉琴.256例宫内节育器效果调查.青海医药杂志,1998,28(3):57.

15 潘晓平,张川蓉.活性宫内节育器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3,4:213.

16 杜景国,丁文琴.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的调查分析.西北人口生殖健康,2004,3:64.

17 方可娟.中国少数民族避孕现用率、效果及影响因素.生殖与避孕,1995,15(5):366-372.

18 顾彩芝.唐山市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的调查.人口战线,1994,1:52.

19 陈晓勤.四川省1994年至1998年宫内节育器使用状况调查.四川医学,2004,25(4):450.

20 韩升高.定期集体透视IUD人群中IUD避孕效果流行病学调查.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5,6(1):19-21.

21 郭友宁,吴敏伦.上海市两社区初婚已分娩夫妇人工流产后开始选用避孕措施状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生殖医学杂志,2000,9(1):7.

22 张学华.宫内节育器脱落51例原因分析.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21(3):93.

23 王进平.宫内节育器失败原因浅析.人口战线,1996,3:64.


作者单位:264000 山东烟台,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医学信息系

作者: 何晓敏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