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3期

双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卵巢肿瘤。卵泡膜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主要是由富含脂质与卵泡膜内层细胞相似的瘤细胞构成的卵巢间质肿瘤。左附件扪及包块6cm×。5cm×。...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卵巢肿瘤;卵泡膜细胞瘤

卵泡膜细胞瘤主要是由富含脂质与卵泡膜内层细胞相似的瘤细胞构成的卵巢间质肿瘤。一般单侧多见,双侧罕见。2009年4月我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绝经3年,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为阵发性,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前20天,患者再次出现腹胀腹痛且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收住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附件扪及包块6 cm×5 cm×3 cm,质硬,无压痛,活动尚可。子宫右后方扪及包块约6 cm×5 cm×4 cm,质硬,活动可。超声:子宫肌壁间回声欠均匀,宫体前后壁见数个大小不等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子宫左后方见69 cm×45 cm 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以稍强回声为主,少部分为无回声;子宫右后方见69 cm×43 cm 实性回声团,边界清楚;子宫直肠凹陷见28 cm 无回声。提示:(1)子宫回声不均匀:多发性子宫肌瘤可能性大;(2)子宫右后方实性占位;(3)子宫左后方混合性占位;(4)盆腔积液。宫颈刮片:巴氏Ⅱ级。其余各项检查结果正常。手术所见: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积液约300 ml,抽出10 ml送病检未找到癌细胞。剖视右附件见右卵巢约9 cm×5 cm×5 cm实性肿物,切面呈灰白兼灰黄色,质地偏硬;剖视左附件见左卵巢约8 cm×6 cm×4 cm,质硬,切面呈灰黄色,并可见3 cm×2 cm囊腔,内有淡黄色液体。

    病理检查:带双附件全子宫9 cm×7 cm×5 cm,肌壁间见灰白色结节从直径1~25 cm 共4个,左卵巢肿物8 cm×6 cm×4 cm,表面凹凸不平,切面灰黄色,并见一直径3 cm囊腔,囊内容物已流失。右卵巢肿物9 cm×5 cm×5 cm,表面凹凸不平,实性,切面灰白兼灰黄色,质硬。镜下所见:肿瘤由成束的梭形或卵圆形瘤细胞构成[1],细胞界限不清,胞浆丰富、淡染、空泡状、富含脂质,见图1。细胞排列成束状、相互穿插、纵横交错,见图2。病理诊断:(1)子宫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2)左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伴囊性变;(3)右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2  讨论

    卵泡膜细胞瘤起源于卵巢特殊间胚组织,由卵泡膜细胞构成,属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为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低,仅占卵巢肿瘤的05%~1%[1]。大多数发生在绝经期后。本病例双侧卵巢同时发生卵泡膜细胞瘤且合并子宫多发性肌瘤实属少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卵泡膜细胞瘤分泌雌激素有关,肿瘤分泌雌激素刺激肌瘤增大或增多。另外,由于肿瘤具有较强的雌激素分泌能力,临床多因雌激素分泌过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和绝经后出血,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水。卵泡膜细胞瘤经手术切除后,预后佳,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刘彤华,李维华,杨光华,等.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00.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643000 四川,自贡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