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3期

一次性血样采集针在儿科静脉抽血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采集血液标本在儿科临床中是较常见的一项临床护理操作[1],其目的是为了协助临床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尽管股静脉穿刺和颈内静脉穿刺在临床采血中广泛应用,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存在诸多相关危险因素,因此我科自2003年起利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采集血液标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用物准备静脉抽血......

点击显示 收起

  采集血液标本在儿科临床中是较常见的一项临床护理操作[1],其目的是为了协助临床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但是在采血时,由于小儿不能配合,尤其是婴幼儿血管暴露不充分,为临床采血带来很多的困难。尽管股静脉穿刺和颈内静脉穿刺在临床采血中广泛应用,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存在诸多相关危险因素,因此我科自2003年起利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采集血液标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使用方法

  1.1  用物准备  静脉抽血用物1套,一次性血样采集针(5号或7号针头)1副,胶布2条,BD无菌真空采血试管数个。

  1.2  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家长解释静脉抽血的目的、方法。大龄患儿选择肘静脉或手背静脉,婴幼儿选择头皮静脉,如:较粗直的头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或选择踝部的大隐静脉和腕部静脉。(2)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3)将采血针针管(即一次性的头皮钢针)刺入静脉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然后将下端的管塞穿刺针刺入真空采血管,血液经负压缓慢地流入真空采血管中。(4)待留取该试管所需的血量后,拔出管塞穿刺针,再刺入另一个真空采血管中。(5)采血完毕,先抽出采血针管,再从穿刺部位拔出穿刺针。(6)按压穿刺部位1~2min,观察至无出血为止。(7)整理用物和标本,立即送检。

  2  讨论

  2.1  静脉抽血在儿科应用的不利因素  静脉抽血在儿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操作,且在临床中经常应用,但由于婴幼儿的肘静脉不如成人的清晰,因此往往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抽血,而颈静脉或股静脉抽血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1)复杂的体位固定导致患儿极其不适,引起剧烈哭闹、躁动,必须2~3人协助按压固定体位,才能进行操作,费时费力。(2)现多为珍贵儿,家长对小孩倍加呵护,看到此种固定方式,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往往导致家长拒绝抽血或成为医患纠纷的隐患。(3)冬天穿刺时,若脱衣暴露过久,易引起患儿感冒而加重病情。(4)拔针后若按压不当或按压时间过短,易引起皮下血肿,导致患儿疼痛或行走困难。

  2.2  采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抽血优点

  2.2.1  扩大了血管选择范围  护士可选择任何部位的血管进行抽血,尤其对于难穿刺的婴幼儿,可选择头皮静脉、手背、足背静脉等。

  2.2.2  无任何禁忌证  任何疾病的患儿均可采用此种方式抽血。

  2.2.3  避免血液污染  因管塞穿刺针外包裹了一层橡胶,无论是在刺入或是拔出真空采血管时均不会有血液滴出,有效地防止了血液污染。

  2.2.4  减轻了家长和孩子的恐惧心理  过去抽血多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上面有明显的刻度,抽了多少血液可以一目了然,家长看了会心疼,孩子看了会害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负担。而用了一次性血样采集针后,血液仅沿试管壁顺着往下流,真空采血管外又有标签遮挡了一部分视线,因此无形之中减轻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负担。

  2.3  注意事项  一次性血样采集针在儿科静脉抽血中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轻了家长和患儿的心理负担,也减轻了护士工作的负荷,使小儿抽血变得简单易行,同时也避免了血液污染,减少了因技术性因素引起的医患纠纷,密切了医患关系。但在抽血中仍需注意:(1)头皮静脉穿刺应尽量选择较粗直的头正中静脉或颞浅静脉,抽血的同时应不时刺激患儿让其哭闹,以加快血液的流速,防止血液凝固。(2)若需采较多血量时,应尽量选择7号针头的一次性血样采集针,防止因采集时间过长而发生凝血或溶血现象。

  【参考文献】

  1  朱京慈,王春梅.现代护理实践技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0.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 430022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作者: 余杰雷家英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