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患者胸(腹)腔积液时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肿瘤患者常并发胸(腹)腔积液,且积液增长快、量大,常需多次抽取,临床工作量大,患者也很痛苦,且反复穿刺易发生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为此,我科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闭式引流排液,治疗肿瘤患者胸(腹)腔积液共36例,取得较好效果。36例均为我院肿瘤科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住的晚期肿瘤患者。其中肝癌......

点击显示 收起

    肿瘤患者常并发胸(腹)腔积液,且积液增长快、量大,常需多次抽取,临床工作量大,患者也很痛苦,且反复穿刺易发生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为此,我科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闭式引流排液,治疗肿瘤患者胸(腹)腔积液共36例,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8~58岁,病程最长21天,最短3天,一般10天左右。36例均为我院肿瘤科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住的晚期肿瘤患者。其中肝癌6例,肺癌15例,乳腺癌12例,胸壁肿瘤3例。

    1.2  穿刺方法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胸(腹)腔穿刺体位及穿刺点,待确定到达胸(腹)腔后送入导丝,留置导管,拔出导丝,回吸通畅后固定导管,穿刺处用3M透明敷贴固定。

    2  护理

    2.1  置管前做好心理护理  着重介绍置管的优点及常见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告知患者防止并发症的方法。如穿刺前清洁皮肤,避免在污染部位穿刺,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摩局部,洗漱、沐浴时防止局部进水的方法,适当限制肢体活动等[1]。

    2.2  感染的预防  无菌技术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置管前、中、后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意留置针的密闭性。置管后第1天常规消毒更换敷贴,以后每周2次消毒更换敷贴。并注意保持局部干燥,若敷贴有潮湿或污染现象应及时更换。同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及患者体温改变等情况[2]。如发现穿刺点皮肤有红肿的迹象应每天换药,可用百多邦涂擦局部,防止感染的发生。每次放液或注射药物后用肝素帽堵塞接头,放液前肝素帽处以碘伏消毒后再接一次性引流袋放液。

    2.3  置管后观察及护理

    2.3.1  妥善固定留置管  对插入导管的深度明显标记并记录刻度,经常观察有无脱出现象,导管与皮肤之间用缝线固定。进行各种治疗及护理时,避免牵拉导管。指导患者进行各种活动时注意保护导管。

    2.3.2  放液量及间隔时间  首次放液量,胸腔积液不超过800ml,腹腔积液不超过2000ml,然后夹闭引流管,根据积液增长速度决定间隔天数,一般间隔为2~3天[3]。放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放液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2.3.3  灌注药物  正常情况下灌注速度应很快,呈直线样滴注,无不适感觉。若滴注不畅应适当改变体位,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打折或接头处滑脱。灌注药物后要妥善安置患者,嘱其每15~20min以仰卧、侧卧、俯卧、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轮流翻身,维持1~2h,以利药液均匀分布[4]。

    2.3.4  拔管时间  经临床叩诊及B超探查积液量极少或消失后拔管。

    3  结果

    在36例患者中无感染及堵塞迹象发生,29例患者经持续引流后,通过观察引流量及超声探查,积液量逐渐减少直至拔管。7例伴随患者死亡。

    4  体会

    由于中心静脉导管为高级硅胶材料,因此组织相容性好、局部刺激小、安全性佳,患者创伤小、痛苦少,减少了临床工作量,方便反复多次局部给药,操作简单。另外,闭式引流不仅有利于胸(腹)腔积液的抽吸,并且可反复多次向胸(腹)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控制积液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端华,王黔.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术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1996,11(10):34-35.

    2  区丽兰,黄碧萍.锁骨下静脉置管后更换敷料时间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30-731.

    3  周立强.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实用肿瘤杂志,1990,5(3):185.

    4  陶重燕.肿瘤临床护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47-351.

     (编辑:杨  熠)
   
    作者单位: 214062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

 

作者: 徐建萍 刘宝林 张利军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