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护理。方法选择7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结果7例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均获成功,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治疗肝血管瘤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结论我们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是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护理。方法  选择7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7例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均获成功,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治疗肝血管瘤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结论  我们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供血动脉栓塞;肝血管瘤;护理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日益增多,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可不予治疗,有症状的较大巨大型血管瘤又给治疗带来困难,如何采取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关注的问题。我院2001年3月~2005年5月采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7例,结合整体护理实施,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2例,女5例;年龄25~66岁,平均45.3岁。全部病例均经彩色B超和CT或MRI检查并经DSA血管造型确认为肝血管瘤,瘤体大小为5.5~12.5cm。单一肿块型4例,其中右肝3例,左肝1例;多发结节型3例;散布全肝,其中最大瘤体位于右肝2例,左肝1例。7例中有6例为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后经检查确诊,1例为体检发现经进一步检查确诊。

    1.2  操作方法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在DSA引导下将导管选择性经腹腔动脉插入肝动脉,如遇见肝动脉变异,再选插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7例中有5例肝动脉正常起源于腹腔动脉,2例肝动脉变异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血管瘤供血的肝动脉分支增粗,瘤体血管湖为造影剂深染,其排列呈“C”形或不规则状环形。造影明确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供血动脉情况,在导丝引导下再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最接近瘤体的主供动脉进行栓塞治疗。栓塞剂选用平阳霉素和超液态碘油及明胶海绵,先用平阳霉素和超液态碘油混悬剂栓塞瘤内血窦腔,然后再用明胶海绵条块栓塞瘤体供血动脉主干。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供血动脉栓塞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由于本组患者是第一次接触介入治疗,对该项技术缺乏了解和认识,顾虑较多,担心术中出现意外及治疗效果,因此,治疗前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讲述其他患者成功的例子,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消除顾虑,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1.2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定及心电图、肝肾功能、X线胸片和腹部B超检查,穿刺部位备皮;碘过敏试验;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嘱患者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术后便秘导致腹压增高引起穿刺点出血;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排空大小便,以适应卧床及肢体制动;术前物品准备,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阿托品、可拉明等;备麻醉药及栓塞、化疗、造影用药品;床边备氧气、吸痰器等。

    2.2  术中护理  (1)建立静脉通路。(2)术前常规准备:协助医师将患者抬上操作台,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并进行心电监护,接好氧气装置。(3)监测生命体征: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变化,定时询问患者有何不良反应,若出现心慌、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向医师汇报。本组治疗中未出现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术中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3  术后护理  (1)穿刺部位护理:穿刺点按压30min,观察无渗血后,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注意敷料渗血情况。(2)病情观察与体检: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30min观察T、P、R、BP及心电变化,2h后每小时测T、P、R、BP,6h后每4h观察T、P、R、BP 1次。患者取穿刺肢体制动8h,平卧12h,24h后可下床活动。(3)注意患肢疼痛,肢体麻木及肢端血运:本组有1例出现穿刺肢体麻木,予稍垫高膝部后缓解。(4)观察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均在3~5天后缓解。此外,还应注意有无尿潴留,皮肤有无感觉异常,以及监测肝功能情况,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肝功能损伤及肝局部坏死。(5)术后指导:指导患者卧床大小便时防止尿液污染敷料及穿刺点。(6)健康指导: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饮食宜清淡、柔软、易消化,多吃水果、蔬菜,忌食坚硬、生冷食物,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

    3  结果

    本组7例经过有效的护理,均能正确对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地度过反应期。本组患者未出现敷料渗血,仅有1例因恶心呕吐、胆汁反流诱发原消化性溃疡复发,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痊愈,1例因包扎过紧引起肢体麻木,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随访3个月~1年,瘤体缩小50%以上,无一例复发。

    4  讨论

    肝血管瘤产生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因肿瘤部位、大小、增长速度、肝实质受累程度及邻近血管受压情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常可出现肝大、腹部包块、腹胀和腹痛,尤其是一旦瘤体自发性或创伤性破裂出血,常危及生命,死亡率达70%以上。以往在选择治疗上常较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多首选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达到了临床症状缓解,瘤体逐渐缩小,未见肿瘤复发的理想效果。同时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治疗中采取科学的身心护理对减轻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痛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疗效都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鸿德春,余小梅.心理因素与癌症.山西护理杂志,1988,12(2):62.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214062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 韩蓓明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