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2期

腰穿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颅内压(ICP)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内外科疾病引起死亡的主要病因[1]。长期以来,临床医师把ICP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定。传统的腰椎穿刺测压方法只能测定一次结果,不能持续观察ICP的变化,对ICP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危重患者在急性期的持续监护,既有利于诊断,又可根据压......

点击显示 收起

    颅内压(ICP)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内外科疾病引起死亡的主要病因[1]。长期以来,临床医师把ICP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定。传统的腰椎穿刺测压方法只能测定一次结果,不能持续观察ICP的变化,对ICP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危重患者在急性期的持续监护,既有利于诊断,又可根据压力的变化及时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措施,对预后估计等也有指导作用。我院神经内科自2003年10月份以来以传统的腰椎穿刺法在腰池置入硬膜外导管对颅内压进行检测,发现在临床导致颅内压增高疾病的救治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现就腰穿颅内压监测中的有关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ICP监护,男6例,女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6岁,平均42.8岁。9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中毒性脑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分以下6例,7分以上7例。均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治疗。全程行心电监护及持续腰池颅内压监测4~5天。

  2  监护方法

  2.1  物品准备  按硬膜外麻醉术前准备,做好利多卡因皮试,备好硬膜外麻醉穿刺包、中心静脉压测压装置1套(内备硬膜外导管),肝素稀释生理盐水500ml,脑室引流管及瓶,床旁监护仪,消毒药物等。

  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局麻后使用硬膜外穿刺针刺入腰池,见脑脊液流出后,将硬膜外导管从硬膜外导管中插入腰池,然后小心逐渐退出硬膜外导管,穿刺消毒后,用宽胶布固定硬膜外导管,引出脑脊液,在硬膜外导管的末端连接中心静脉压测压装置,连续描记压力曲线。

  3  临床应用

  在伴有颅内增高的颅内病变及继发性病理改变的演变过程中,或病变的修复过程中,颅内压在不断的变化,且常是突然而迅速的变化,准确可靠的连续测颅压方法,可提供颅内压变化的客观资料,尤其是能及时发现即将发生的急性脑压迫,并根据颅内压的连续描记判断治疗的效果[1,2]。

  4  讨论

  首先护士要熟练掌握安装测压装置,协助医生行腰椎穿刺、置管,对连续描记的各种图像有正确的了解,并力求判断准确。一切操作严格按无菌规程,防止中枢系统感染。在测压前,测压装置“0”点应与椎管在同一水平,患者改变体位要注意调节“0”点,连接三通开关都需充满生理盐水,不可有气泡。当压力数值可疑,压力曲线成一直线时,应及时冲洗脑室管或调“0”。

  取肝素稀释液(取生理盐水500ml加入肝素12500u)1ml冲洗脑室管。在监护过程中经常检查和保持脑脊液引流通畅,每天需更换引流瓶、管,及肝素稀释生理盐水一次。做好引流接头的消毒,保护测压系统通畅,以免发生压力衰减现象。

  每2h记录ICP数据1次,ICP<15mmHg(2kPa)为正常,可继续监护,不需特殊处理[3];ICP≥15mmHg,为ICP增高,要报告医生做如下处理:ICP≥30mmHg(4kPa)时,用20%甘露醇25ml加压快速静滴,30min内完成,并于滴注前、滴注后30min、60min、12min各记录ICP 1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压力仍在20~30mmHg(2.67~4kPa)之间,可加速尿40mg静注1~2次。甘露醇重复应用应隔4~6h。ICP≥30mmHg(4kPa)时,可开放脑脊液引流减压,但每2h应停止引流20min进行ICP测压记录。如ICP≥40mmHg(5.33kPa),可认为ICP严重偏高,应报告医生处理。ICP监护以3天为限,一般不超过5天。

  ICP监护有助于指导临床使用脱水剂治疗,可避免盲目用药而导致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所引致的并发症,并能防止甘露醇致肾脏中毒所引起的肾衰竭。目前有专家认为对于ICP≥15mmHg患者才应用脱水治疗[4,5]。笔者体会到应根据颅内压监护结果选用脱水剂及用量。本组病例有8例ICP≥15mmHg者不用高渗性脱水剂,而使用利尿脱水剂速尿,其治疗效果满意。对本组病例进行的观察,证实甘露醇与速尿合用,脱水显效时间和ICP下降高峰均能提前,既减少了高渗透脱水剂的用量,又增强了脱水效果。通过CSF引流可以减轻ICP,从而提高脑内灌注压,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苏玉英.持续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及体会.中国校医,2001,15(2):116-117.

  2  张拥波.颅内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急救医学,2002,22(2):122-123.

  3  杨琳,张修宝,赵丽娜.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1,7(10):776-777.

  4  姜洪,梁斗,黄勤.颅内病变的颅内压监护应用研究.广州医药,32(2):20-21.

  5  周冀英,贾建平.颅内压监测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4):245-248.

  作者单位: 223002 江苏淮安,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李建伟)

作者: 李素芬曹晖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