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泛影葡胺加温后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泛影葡胺在CT增强扫描中已被广泛应用,是一种水溶性离子型含碘造影剂,由于所需剂量大,注射速度快,虽然临床采取一系列如用药前做碘过敏试验,给予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等防范措施,但毒副反应也时有发生[1]。我院CT室采用上述措施的同时于2000年2月起,将泛影葡胺加温后注射给药,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1一般资......

点击显示 收起

  泛影葡胺在CT增强扫描中已被广泛应用,是一种水溶性离子型含碘造影剂,由于所需剂量大,注射速度快,虽然临床采取一系列如用药前做碘过敏试验,给予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等防范措施,但毒副反应也时有发生[1]。我院CT室采用上述措施的同时于2000年2月起,将泛影葡胺加温后注射给药,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需CT扫描增强患者320例,男206例,女114例,年龄2~75岁,平均46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无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心脏病,无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增强扫描禁忌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泛影葡胺为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浓度60%,每瓶100ml。一般成人注射量1ml/kg,儿童1.5~2ml/kg,两组患者均静脉推注30%泛影葡胺1ml,观察15min后,常规将地塞米松10mg加入泛影葡胺注射液中。观察组将泛影葡胺放入60℃左右水中加热5~10min,至泛影葡胺上升到37℃左右再行静脉团注。注射速度为50ml/min。对照组直接静脉团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注射泛影葡胺30min内毒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3  毒副反应分类  参照Ansell毒副反应分类法[2]:单纯热感不属于毒副反应。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轻度心悸、局部荨麻疹;中度:严重恶心呕吐、全身荨麻疹、轻度支气管痉挛、轻度头颈部水肿、胸痛、腹痛、血压下降;重度:重度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惊厥、休克、昏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反应发生情况对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反应发生情况对照表(略)
   
  注:P<0.05

  3  讨论

  造影剂毒副反应分为两类[3]:一类是特异质反应,另一类是物理—化学反应。特异质反应主要病因包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抗原抗体反应,急性激活系统及精神因素,这四个因素可单独或综合起作用,皮质激素或联合使用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可有效预防此类毒副反应的发生[3]。而物理化学反应与造影剂的渗透性、水溶性、电荷、黏稠度密切相关。黏稠度是溶质颗粒形状、数目、电荷及溶剂黏稠度的函数,对临床耐受性有很大影响,浓度不变时,黏稠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3]。泛影葡胺加温后其黏稠度降低,同时也避免了寒冷对机体的不良刺激,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老弱病残者耐受性明显下降,加之造影剂注射速度快(30s~2min),部分患者感觉发冷、寒战,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诱发或加重毒副反应的发生。现将泛影葡胺加温,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在减轻了对血管壁的刺激的同时血管阻力也随之下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毒副反应的发生。

  在CT增强扫描中将泛影葡胺加温后注射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笔者发现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未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给我们日常工作带来了便利,笔者认为此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辛秀俊,刘英祥,宋铁雄.泛影葡胺的不良反应防治.护理研究,2001,159(20):71.

  2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10.

  3  Ansell G.Adverse reactings to contrast:scope of the problems.Invest Radio,1980,15:32.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 437100 湖北咸宁,咸宁市中心医院CT室

 

作者: 岑四英,肖红慧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