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02级高职护理班、2003级高职护理班1、2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试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关键词】PBL。...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2002级高职护理班、2003级高职护理班1、2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试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案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试验组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PBL;临床护理;教学;改革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广泛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PBL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育思想[3]。为探索这一引人注目的全新教学法,我们在2002级高职护理班、2003级高职护理班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PBL教学尝试。现将我们的实践过程和取得的一些认识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02级高职护理班43人,2003级高职护理班110人,两个班有关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教学目标均相同。

  1.2  方法  (1)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教材中选取4种疾病作为教学内容。(2)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法,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法,老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有步骤地将原理、结论等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3)试验组:采用发放病历并由老师设计好问题,由学生查阅参考书、教科书、模型、标本等教具,用小组形式讨论,最后老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评述,以达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的目的。

  2  结果

  2.1  评价标准  学期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一试卷(2002级与2003级各1份试卷),然后将学生的理论成绩与病案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t检验

  2.2  结果

  2.2.1  外科护理学  理论成绩:试验组59.81,对照组59.06,t=-1.170,P>0.05,两组成绩差异无显著性。病案成绩:试验组12.79,对照组8.52,t=8.039,P<0.01,两组成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2  内科护理学  理论成绩:试验组63.05,对照组57.16,t=4.732,P<0.01,两组成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病案成绩:试验组12.64,对照组8.88,t=9.740,P<0.01,两组成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3  妇产科护理学  理论成绩:试验组58.61,对照组58.08,t=-1.170,P>0.05,两组成绩差异无显著性。病案成绩:试验组10.30,对照组8.30,t=5.023,P<0.05,两组成绩差异有显著性。

  2.2.4  儿科护理学  理论成绩:试验组64.30,对照组61.12,t=2.079,P>0.05,两组成绩差异无显著性。病案成绩:试验组8.09,对照组6.12,t=10.42,P<0.01,两组成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4]。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21世纪的“以病人为中心”进而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能够处理卫生保健问题的护士。为此所培养的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BL教学法正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科学的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传统教学法虽然系统性较强,但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思维受到禁锢,难以形成合理智能结构。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

  3.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正是有了这种心理需要学生才萌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活动,注意力和兴趣被长时间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4]。小组讨论使教学互动,教师与护生处于融洽的氛围中,不但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护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动机等,做到因人施教。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围绕着精心挑选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护生不断思考。护生为解决问题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了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欲望[5]。

  3.2  培养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把讲解、讨论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培养了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小组讨论又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融洽的氛围中,不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提高了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3.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我们在实施PBL 教学法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备课上,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要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能给学生满意的答复。PBL教学法促使教师要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从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业务水平。

  初步的实践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自律性差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机会;少数基础差的学生不能适应PBL,更习惯于传统授课形式。(2)在教改中不应机械地套用PBL教学法,而应根据校情、护理教育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采用该方法,遵循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这样一条认识途径,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建议加强《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以使广大护生系统学习并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获得医学情报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继续教育及开展护理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PBL教学法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靠的教学效果,特别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是科学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6],教学效果主要靠学生反映和教师观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笔者首次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和病案成绩分别进行对比,以此来评估PBL教学方法,但是否有效可行,值得探讨。因此,要不断加强PBL教学的研究,逐步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院学生的PBL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朱莉莲.医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型学习.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7,18 (1) : 25.

  2  马志华,张茹英,万宝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88.

  3  邱贤云,俞继芳,杨毅.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86-87.

  4  马志华,张茹英,万宝珍.PBL教学法在护理个案分析中的应用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1999,10(34):615.

  5  韩斗玲.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卫生职业教育,2004,22(5):87.

  6  陈幼华,黄淑华.PBL教学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运用.护理学杂志,2000,8(15):501.

  (编辑:刘  俊)

  *基金项目:该课题获“学院科研课题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 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医学系临床护理教研室

作者: 卢毅,彭真禄,张玫琍,梁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