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与宗教迷信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因宗教迷信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日见增多,2002年1月~2003年1月,仅我院就收治11例。现将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符合CCMD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职业:农民9例,工人1例,居民1例,信教者1例,迷信者1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因宗教迷信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日见增多,2002年1月~2003年1月,仅我院就收治11例。护理工作中笔者根据其发病的特点,重点进行了心理护理和加强科普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患者符合CCMD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女10例,男1例;发病年龄最小35岁,最大59岁;文化程度:初中文化2例,小学文化5例,文盲4例;职业:农民9例,工人1例,居民1例,信教者1例,迷信者10例。

    1.2  症状  11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表现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情感失调,时哭时笑,精神运动性兴奋,多动不宁,乱跑,不听招呼,有幻视幻听,思维障碍,有被害妄想,多疑,自知力缺失,否认有病。1例合并出现抑郁情绪、自责自罪,割腕、跳楼自杀未遂。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新入院患者由于症状复杂,自知力缺损,我们采取先稳定情绪、减少病房人员流动、避免其他患者围观;护士态度要端正、热情、富有同情心,用温和体贴的言语安慰患者;病房陈设以冷色调为主,播放优美的轻音乐,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休养环境。恢复期患者我们采取个别心理治疗,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一个护士,一个患者);密切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如内心存在的积郁、症状表现、用药的不良反应,结合对发病前后和过去生活史的了解,向患者剖析起病的原因,说明疾病的本质,解释表现的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信心,消除顾虑。同时我们把该类病与其他恢复期患者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心理治疗,以上课的形式进行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的病因,症状表现,预防治疗。组织患者看电视、阅报、鼓励患者参加劳动、参与活动。如帮助打扫病区卫生、缝补衣服、养花种草等,从劳动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对表现好的患者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作好扮演社会角色的准备。

    2.2  加强科普宣教  本组11例患者中有9例来自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偏远山区,均为中年妇女。信奉宗教和封建迷信,对宗教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认为宗教迷信有超自然的力量,把命运寄托于菩萨、巫师,祈求保佑、降福消灾。为此,笔者对患者进行了科普知识宣教,播放科教片;找相应资料给患者阅读;请出院的患者回来现身说法;大力宣传迷信的危害性。让患者接受文化教育,正确认识和理解宗教,破除迷信,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3  争取社会支持  我们邀请患者亲属、朋友、单位领导参加教育宣传,讲解新社会男女平等,有共同承担家庭负担的义务,有困难共同商讨解决,求神拜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妇女,并嘱家属在患者出院前做好家庭工作,搞好周围人际关系,出院后不得歧视患者。目的是提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争取多方支持,以提高这类人员的文化素质,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

    3  体会

    我们对11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有10例病情控制好,未复发,担任家庭主妇角色;有1例因面临下岗再次发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无人再继续信教和信迷信。这说明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抓住疾病发病的特殊性,进行相应护理,定能取得满意效果。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214151 江苏无锡,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 祁恩秀,宋群芳,谈晓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