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手术患者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行前列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评估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无痛率为93%,对照组为8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行前列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评估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无痛率为93%,对照组为83%。结论  围术期心理干预可缓解老年人前列腺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术后镇痛的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关键词】  心理干预;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
       
  痛觉是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一个人的主观和知觉体会,会受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疼痛心理研究证实,人的经验个性情绪动机以及社会因素都对患者的疼痛产生影响,同样的伤害性刺激对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环境心理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疼痛体验和反应[1]。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从第一次小便困难到要求手术治疗,大多数经历多次导尿插尿管疼痛,小便困难、疼痛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恐惧。手术又会是怎样的痛苦,结果又会怎样,将困扰着每一位患者。膀胱是一特殊器官,术后血块及尿管的刺激引起膀胱不规则收缩,引起剧烈的疼痛,术后疼痛会引起术后早期出血,给患者带来危害,术后疼痛将严重影响术后止血,出血导致患者紧张,使疼痛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术后镇痛药浓度高,副作用大,对老年人更不安全。根据疼痛心理理论,应通过围术期心理干预,从入院到手术术后给患者一个平静的心境,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术后镇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行前列腺摘除手术并剔除合并有其他老年病患者,年龄60~80岁。麻醉方法均为硬腰联合,术前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医生、手术方式、麻醉医生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由指定护士进行心理干预,首先对观察组进行心理评估,根据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判断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的严重性,进行干预。(1)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准确评估。从患者入院开始即热情与其沟通,如告知患者可在此获得哪些解答与帮助,随时指导患者积极适应环境,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加强对患者心理宣教,使其认同心理状态对自身手术康复的重要影响。(2)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干预。①针对焦虑抑郁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暗示疗法、支持疗法。通过图片向患者介绍病情、手术部位、手术目的及手术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资历技术水平、手术室的环境。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下进行,同时术后使用镇痛泵可达到止痛目的,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心。②加强社会支持。由于老年人常常受到家人及社会忽视,应帮助患者与家人密切联系,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友们沟通,如实表达内心的需要,更好地得到家人社会的帮助。

  1.2.2  镇痛泵使用  两组硬腰联合穿刺成功后,经腰麻针注入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术中平面控制在T8~9,术中根据手术时间,硬外加2%利多卡因5ml,结束前15min硬外给予负荷量5ml(含0.75%布比卡因2ml,吗啡2mg)。术后接一次性镇痛泵,采用PCEA方法,镇痛泵内含0.15%布比卡因+吗啡4mg+氟哌啶5mg共100ml。每小时恒量注2ml,需要时每15min按压1次加0.5ml。

  1.2.3  评价方法  疼痛判断:术后12h,24h,36h,24h观察记录1次。观察30例患者镇痛泵按压总次数(表1)。疼痛程度评估,采用0~10级视线模拟评分法。1~4级轻微疼痛,5~6级中度疼痛,7~9级剧烈疼痛。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  (略)

  表2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略)

  3  讨论

  心理学认为术前患者心理反应有以下几方面:(1)对手术的安全性,特别对麻醉的顾虑,害怕术中发生意外。(2)担心手术效果惧怕疼痛,或对医护人员的职称、年龄、工作经验、医德等不放心。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直接影响术后止痛效果,术前针对老年人心理结合术前患者的心理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减少消极心理,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有研究表明[2,3]:疼痛感觉的严重程度与注意力集中的方向和程度有关,暗示作用能明显提高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人的情绪明显影响痛觉。负性情绪和疼痛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证实,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是疼痛的强化剂,凡是能减轻以上情绪反应的心理措施都能有效减轻疼痛,有实验表明焦虑能使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活动增强,因而提高了大脑皮质对痛觉的敏感性。另外,焦虑对脑的去甲肾上腺素递质释放增加能减低痛阈,增强痛觉。

  采用认知疗法、暗示疗法、支持疗法,使负性情绪变为正性情绪,正性情绪促进痛阈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机体自身疼痛调控机制增加,增强术后镇痛效果。表1表明对照组按压镇痛泵总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表2观察组术后无痛率93%高于对照组83%。说明心理干预对老年人前列腺术后镇痛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对前列腺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存根.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  胡喜红,郝燕萍,张新建.术前心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6,21(4):72-73.

  3  陈瑶,邓光辉,刘晓虹,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297.

  作者单位: 529600 广东阳春,阳春市中医院麻醉科

  (编辑:宋  青)

作者: 陈婵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