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3期

关节镜下治疗大隐静脉抽剥术的护理干预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节镜下治疗大隐静脉抽剥术的护理干预(pdf)[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抽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术前适当的护理宣教与心理辅导和手术治疗后,进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维持正确的体位、加强患肢肿胀、皮温、疼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节镜下治疗大隐静脉抽剥术的护理干预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抽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术前适当的护理宣教与心理辅导和手术治疗后,进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维持正确的体位、加强患肢肿胀、皮温、疼痛、血运的观察,早期的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对术后50例患肢主要症状消失、皮肤营养明显改善,慢性溃疡在术后3~6周愈合,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局部轻度硬肿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短期内消失。结论  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清除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可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关节镜;大隐静脉;护理干预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多发病,对于其治疗有多种方法,非手术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疾病,特别是皮肤溃疡经久不愈,手术方法中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分段切除剥离术虽然能治愈疾病,但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大、痛苦多,切口瘢痕不美观,恢复期延长[1]。我们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抽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6~78岁,平均67岁;病程5~40年,平均15年;肿胀36例,色素沉着45例,溃疡30例。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10例。

    1.2  手术方式  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抽吸术,术前均行深静脉造影,全部病例首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经用充盈液扩张皮下浅筋膜层,通过2个小切口分别放置关节镜与刨削系统,对曲张成团的浅静脉刨削抽吸清除[3]。

    1.3  术后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配合应用血栓通等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准备  术前做好卫生宣教与适当的心理辅导,介绍新技术的开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使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血压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每隔2 h测BP、P、R 1次,待测值平稳后,改每隔4 h 1次,有4例患者血压180~200/90~110 mmHg,经服降压药后,血压平稳。

    2.3  体位  抬高患肢,远端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此种体位可使踝部压力从仰卧位时的2.00 kPa降至0,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淤血。术后下肢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周[5]。

    2.4  观察肢端血运情况  因为术后都用弹性绷带包扎,要注意松紧度,注意观察患肢末梢的颜色、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各趾活动及患者主诉有无疼痛、麻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如患肢出现剧烈疼痛、麻木、苍白、皮肤温度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应警惕有无动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的可能。如出现疼痛、肿胀、潮红或紫绀,应警惕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本组病例无出现以上并发症[4]。

    2.5  肿胀  肿胀与动静脉重建再灌注损伤有关。本组有36例患者第2天出现患肢小腿足背肿胀,抬高患肢30°、鼓励做小腿肌肉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运动,借助肌肉的收缩挤压促进血液回流,并做足背屈活动,术后1周局部肿胀消退,皮下血肿3~5周内消失[4]。

    2.6  溃疡创面的处理  首先给予0.3%碘伏清洗创面,严重溃疡者予生理盐水250 ml+2%环丙沙星100 ml湿敷,待创面长出粉红色肉芽时,行皮瓣修复,一般溃疡慢慢愈合,本组30例有3例行皮瓣修复,27例3~6周自行愈合。有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期间,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因此,每日三餐前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必要时请内分泌科会诊。

    2.7  早期功能活动  肌肉锻炼应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指导患肢肌肉自主、充分的等长收缩和舒张,初始时2~3次/d,每次5 min,收缩和舒张各5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同样进行足趾的屈伸。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先平卧,抬高患肢45°,维持1~2 min,然后双足下垂于床沿下2~3 min,同时双足和足趾向四周活动10次,再将患肢放平2 min,如此反复5次,每日数回,如此反复锻炼,患肢酸胀坠痛感消失,疼痛消失,下地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也短[4]。

    3  结果

    本组50例,术后住院7~10天,术后24~48 h可下床活动,出院时有30例应用弹力绷带3~5周,术后14天回院伤口拆线,无切口感染、皮肤溃疡,伤口换药,有糖尿病患者配合降糖治疗,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局部轻度硬肿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3~5周内消失,患肢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10.6个月,术后患肢酸胀坠痛感消失,疼痛及跛行消失,30例慢性溃疡在术后3~6周愈合,切口美观,肢体功能正常。

    4  讨论

    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抽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新技术,具有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总结50例行该技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适当的护理宣教与心理辅导,能增加患者对此新技术的信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维持正确的体位,加强患肢肿胀、皮温、疼痛、血运的观察,溃疡创面的处理,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活动和弹性绷带的固定,注意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我们采取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各种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玉丰,蔡谨辉.抽剥术及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3(7):530.

    2  黄远翘,曾荣洽,郑若,等.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6):22.

    3  姚燕丹,林少芒,胡以则,等.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初步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4):94-95.

    4  白建华,王清丽.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45-346.

    5  封华,沈蔚倩.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术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6-28.

   作者单位: 529030 广东江门,江门市中心医院外科

   (编辑:宋  青)

作者: 陈春莲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