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对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旋股内、外动脉药物灌注。术毕保留导管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处,给予尿激酶、罂粟碱、葛根素针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连用3天。护理要点:(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有关辅助检查。(2)正确的卧位和导管护理是保证术后导管通畅的关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对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旋股内、外动脉药物灌注。术毕保留导管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处,给予尿激酶、罂粟碱、葛根素针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连用3天。4例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护理要点:(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有关辅助检查;(2)正确的卧位和导管护理是保证术后导管通畅的关键。(3)术后注意观察出血情况;(4)观察患肢肤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动脉血栓形成;(5)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病,多与慢性酒精中毒、大量应用激素、髋关节损伤、脂质代谢紊乱有关。ANFH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往往不确切。介入治疗是基于非手术而开展的新方法,是一种新开展的微创治疗手段,针对缺血坏死的病理过程给死骨一个可修复的治疗环境[1]。它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2006年1月~2007年2月我科行介入治疗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2006年1月~2007年2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内二科收治的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8~69岁。ANFH部位及分期:单侧Ⅱ期4例;双侧1例(1侧Ⅲ期,1侧Ⅳ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髋、膝关节疼痛,麻木感伴有关节活动障碍或跛行。X线示,Ⅱ期:股骨头外形完整,股骨头持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周围可见点状、片状密度减低区及囊性改变;Ⅲ期:股骨头失去圆而光滑的外形,变扁,股骨头持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Ⅳ期:股骨头变扁平,股骨头持重区严重塌陷,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外上缘有骨刺形成。相关诱因,慢性酒精中毒1例,应用激素史3例,有外伤史并高血脂1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健侧股动脉插管,用5 F导管经相应导丝引导,插至患侧股动脉上端,在旋股内、外动脉开口上缘行股动脉造影,以观察旋股内、外动脉的起源和走行情况。然后经导丝引导将导管分别插入旋股内、外动脉,各灌注尿激酶100万u,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罂粟碱针30 mg,低分子右旋糖酐50 ml。术毕保留导管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处,加压包扎后回病房,绝对卧床24 h。术后尿激酶25万u 1 h,罂粟碱30 mg 6 h,葛根素针0.2 g,5 h bid微量注射泵泵入,连用3天。

  1.3  结果  4例Ⅱ期患者均明显减轻;1例一侧Ⅲ期肢体有所减轻,Ⅳ期侧肢体患者自觉无改变。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患者往往对此产生顾虑,担心预后,同时对术前的各种常规检查不理解。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经过近2周的思想斗争后才决定做介入手术。用安慰、鼓励性语言多与患者交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介入治疗的原理、方法及可能的预后,解释有关常规检查的必要性,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1]。

  2.1.2  术前准备  (1)穿刺部位备皮;(2)碘过敏试验和青霉素皮试;(3)嘱患者术晨禁食;(4)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5)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卧床需要及术肢制动。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监护  术肢外展、外旋伸直、制动、垫高约15~20 cm,绝对卧床休息12~24 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注意敷料有无渗血。测血压、脉搏,每小时1次,共4~6次,平稳后改每4 h 1次,至拔管后24 h。注意术肢有无疼痛、肤色苍白、肢体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以防动脉血栓形成。术后静脉滴注尿激酶等药物时,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情况。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4~5天预防感染。本组病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2.2.2  防褥疮护理  术后常规给予褥疮气垫床使用,术后24 h后可给予1/4侧卧位,但要保持术肢的伸展。

  2.2.3  饮食护理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与长期饮酒及高脂蛋白有关。因此,治疗期间应禁酒、进低脂饮食,保持血液低脂状态。同时指导患者加强补钙,如口服钙尔奇D等,多食鱼、奶、豆制品等食物,以促进死骨的修复。保持大便通畅。

  2.2.4  动脉导管的护理  术后24 h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但床头角度不能超过30°,时间不超过1 h,同时要密切观察导管通常情况,用每毫升含100 u的肝素盐水每天2次冲洗导管,以防导管堵塞。

  2.2.5  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拔管24 h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行不负重患肢功能锻炼,行膝或髋伸、屈运动,4~5次/d;第1~4天每次4~5 min,以后每次10~15 min。1周后扶拐下地活动,2~3次/d,每次7~8 min;2周后视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适当延长活动时间,3~4次/d,但不可负重,以免引起股骨头塌陷。坚持以上活动和锻炼1~4个月,4个月后弃拐开始慢慢行走,逐渐负重。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围术期临床综合护理,可起到改善股骨头、髋部的血运,改善骨关节功能的作用,护理方便[1]。笔者认为,术前的情志护理和术后监护及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在介入治疗围术期中,护理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56-1057.

  作者单位: 462300 河南漯河,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内二科

  (本文编辑:乔  园)

作者: 张诚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