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9期

41例未足月妊娠前置胎盘孕妇的观察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要点,减少母子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5~2006年妊娠28~36周前置胎盘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未足月妊娠前置胎盘的孕妇没有一例发生宫内感染和母儿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对有手术指征的孕妇及时行剖宫产术,降低母婴的生命危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未足月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要点,减少母子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5~2006年妊娠28~36周前置胎盘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未足月妊娠前置胎盘的孕妇没有一例发生宫内感染和母儿死亡。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对有手术指征的孕妇及时行剖宫产术,降低母婴的生命危险。

【关键词】  前置胎盘;监测;护理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5%,国内报道为0.24%~1.57%[1]。2005~2006年我科共收治41例未足月前置胎盘的孕妇,经产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没有1例发生感染和死亡。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未足月妊娠前置胎盘孕妇的人数为41例,年龄24~42岁,孕次1~6次,住院天数2~52天。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1例孕妇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致病的危害因素,预防阴道流血的方法等。

    2  结果

    41例前置胎盘孕妇,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伴阴道出血9例,部分性前置胎盘伴阴道出血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伴阴道出血1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不伴有阴道流血18例,经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没有一例发生宫内感染和母婴死亡。

    3  护理措施

    3.1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子宫收缩  孕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血流量,改善缺氧,避免做四步触诊和刺激乳房,以免诱发子宫收缩,引起阴道流血。向孕妇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禁做肛查,一般不做阴查,必须要做时须在输血、输液的情况下才进行。

    3.2  增加营养,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孕妇的饮食要多种多样,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的食物;多喝水,每天保持在2000 ml以上;应避免辛辣、浓咖啡、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及时排空膀胱,防止因膀胱充盈而诱发宫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及排便用力过度诱发宫缩及阴道流血。

    3.3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  教会孕妇正确自数胎动,在数胎动时,孕妇心情要安静下来,每次数胎动时应与前一天的条件相同,早、午、晚各数1 h,正常值≥30次/12 h,如胎动≤3次/h或原来数值上减少50%而不能恢复,排除情绪变化、饥饿、宫内缺氧等情况可嘱孕妇进食后做胎监或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

    3.4  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每日用安多福进行会阴抹洗2次,应用消毒会阴垫,及时更换会阴垫,不要使用破损的便盆,以防损伤皮肤。有阴道流血者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5  氧气的吸入  低流量吸氧每天3次,每次30 min,有利于改善孕妇及胎儿的缺氧状态。

    3.6  超声波检查  对怀疑前置胎盘的孕妇,应在膀胱半充盈的状态下进行B超检查,因膀胱充分充盈或完全排空时,均可能影响图像而漏诊。

    3.7  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应用硫酸镁抑制宫缩。使用硫酸镁前必须准备10%葡萄糖酸钙10 ml,如发生镁中毒时可立即静脉推注,速度宜慢。发现下列情况时必须停止注射硫酸镁:(1)膝反射消失;(2)呼吸<16次/min;(3)尿量<25 ml/h[2]。按医嘱使用地塞米松,2次/d,每次6 mg肌肉注射。

    3.8  病情的观察  应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对反复阴道流血或阴道流血量较多的孕妇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备好同血型的新鲜血、抢救人员和物品、药物如催产素、欣母沛、巧特欣等,应用止血药,快速输液、输血。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和子宫收缩情况,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使用缩宫素药以加强子宫收缩。准确记录出血量。

    3.9  心理护理  未足月前置胎盘的孕妇大多数都有思想顾虑,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给家庭带来麻烦和经济负担,担心胎儿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应向孕妇提供倾诉的机会,鼓励孕妇使其有信心,相信病情会得到控制,有助于稳定孕妇的情绪,减少恐惧感,允许家属陪伴,消除其孤独感,做好生活护理。

    4  讨论

    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主要有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严重的可致母儿死亡。因此,要做好计划妊娠,避免多次人工流产及注意平时经期卫生;孕期加强孕妇的管理,强调适时、必要的产前检查及正确的孕期指导[1];住院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出血量;术前配血、查血型等完善实验室检查,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术后积极预防感染,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指导如何加强营养,有效地纠正贫血,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125.

2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4.

3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100.


作者单位:510700 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妇产科

作者: 陈学英,钟燕冬,梁玉莲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