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9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ICP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和定期产前检查,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ICP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和定期产前检查,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ICP孕妇能够获得有效、满意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  妊娠;胆汁淤积;护理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以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特征,对母儿均有危害,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死亡及产后出血,如果采取恰当的监护和护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1],目前已引起临床广泛的重视。加强ICP病人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40例ICP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40例ICP患者,平均年龄24.6岁;分娩孕周平均37+1W,初产妇31例,经产妇9例;主诉孕期出现皮肤瘙痒并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者33例;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7例。其中阴道分娩4例(1例孕妇为超生,孕妇拒绝剖宫产及其他干预,最后胎死腹中);剖宫产36例。

    1.2  ICP诊断标准  ICP诊断标准:(1)血清甘胆酸升高(≥6 μmol/L)。(2)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伴有或不伴有黄疸。(3)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4)患者无明显食欲不振、厌油、乏力等症状。(5)妊娠终止后,瘙痒、黄疸消退,血清甘胆酸及转氨酶逐渐下降至正常[2]。

    1.3  胎儿电子监护  无负荷试验(NST)孕35周前周监测1次,孕36周以后每周监测2~3次,出现异常情况随时监测。

    2  护理

    2.1  妊娠期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担心妊娠结局及药物治疗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或使胎儿畸形,患者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孕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ICP相关的疾病知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1.2  健康教育  详细讲解孕期的注意事项。孕期多注意休息,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和足量碳水化合物,多吃牛奶、蔬菜、瓜果、鱼类。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指导孕妇自数胎动,正常情况下12 h内胎动不得少于10次,并将此作为正常值的最低界限。若12 h内胎动数少于10次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应立即就诊。

    主动与孕妇及家属交流,使其充分了解疾病情况,取得他们的理解,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给予孕妇积极有力的支持,使孕妇在健康愉悦的心情中度过孕期。孕32周来院待产。

    2.1.3  皮肤护理  ICP孕妇因胆道分泌功能减退,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而引起全身皮肤瘙痒,应做好卫生宣教,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勤换内衣裤,剪指甲,忌用碱性肥皂水或热水烫洗皮肤。皮肤瘙痒用炉甘石洗剂涂擦。

    2.1.4  治疗  口服熊去氧胆酸片3次/d,每次150 mg。思美泰1000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以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遵医嘱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如苯巴比妥0.03 g)睡前口服以利睡眠。

    2.1.5  积极主动的母胎监护  由于ICP会造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等不良结局,所以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ICP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胎心变化,q 2 h测胎心,每日2次给予低流量吸氧30 min,给予左侧卧位。如果孕35周以上,胎心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防止胎死宫内。

    2.2  分娩期的护理  分娩期的护理包括:(1)ICP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可根据患者的孕周和胎儿具体情况,助产士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2)对于准备阴道分娩的ICP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持续母儿监测,一是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是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2.3  产褥期防止产后出血  ICP孕妇由于胆汁酸分泌不足,维生素吸收减少,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而导致产后出血。所以分娩前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 10~20 mg/d,这样可以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缩宫素以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

    2.4  做好新生儿护理  由于ICP孕妇娩出的新生儿早产儿率高、低体重儿较多,因此特别要注意新生儿保暖并做新生儿的抢救,新生儿给予吸氧,提高血氧含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维生素K1 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3天,预防颅内出血。本组除1例死胎外,无新生儿死亡。

    2.5  出院指导  ICP患者终止妊娠后大多数在2~7天内瘙痒症状减轻或消失,2周内黄疸消退,个别可持续至产后1个月。应向产妇讲明,ICP在下次妊娠时还可能会发生,应遵医嘱定期产前检查,做好自我监护,严防胎死宫内的发生。并指导产妇产后不宜选用口服避孕药作为避孕方法,因其含有雌激素成分,可诱发肝内胆汁淤积征的发生。指导产妇对新生儿正确喂养。

    3  讨论

    ICP是因肝小叶中央区毛细管内胆汁淤积而发病,因胎盘组织也有淤积而引起滋养层细胞肿胀和绒毛间质水肿,胎盘血流灌注不足,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率高,所以应重视早期诊断[3]。ICP是一种严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加强健康教育和产前检查,对确诊患者给予支持治疗,指导自我监测胎动,配合胎儿电子监护仪,通过护理人员对ICP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征象,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产后出血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月建.52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护理.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10(5):65-66.

2 闵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期监测及护理研究.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9):1342.

3 赵庆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1):2188.


作者单位:330006 江西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 吴慧群,张明英,熊慧玲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