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2期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基本的疾病知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在患者入院后的2天内,由一名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入院宣教,然后多次以口头讲解、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应用图片等形式进行指导,并随时评价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回访,从情志、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基本的疾病知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的2天内,由一名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入院宣教,然后多次以口头讲解、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应用图片等形式进行指导,并随时评价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回访,从情志、饮食、运动、基本卫生保健、用药等方面进行糖尿病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理解并掌握宣教内容,病情平稳控制。结论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长期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健康教育;糖尿病;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久而导致多系统损害,重症或应急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症状[1]。具有病程长、需要终身饮食控制及服药治疗、心理负担重等特点。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经临床观察发现,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病情严重,未经正规治疗,缺乏疾病的基本知识。为此,除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5月~2006年9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28~70岁,平均51岁。糖尿病1型6例,2型59例。合并视网膜病变4例,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6例,合并酮症酸中毒4例,合并糖尿病足2例。文化程度:小学20例,中学37例,大专8例。

    2 健康教育

    2.1 住院患者

    2.1.1 尽早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笔者利用健康教育手册,采取集体教育、小组教育、现身说法、个别指导、应用图片等不同形式,以口头讲解、发放文字材料、提问、讨论相结合,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多次强调患者必须记住的内容,让患者了解疾病基本知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正确对待所患疾病,既不能无所谓,也不能产生恐惧心理,要积极治疗,多参加学习,多交流,多实践,改变不良习惯,保持乐观情绪。

    2.1.2 饮食教育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宜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烟酒,忌食肥猪肉、烧烤、腊肠、罐头肉、鸡油等高脂肪以及蛋黄、鱿鱼、墨鱼、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提倡进食粗制米、面、杂糖为主食。并要合理限制,一般为每天200~400 g,年轻和劳动强度大者主食350~400 g,活动量小、肥胖者每日主食200~250 g,限制主食可使餐后血糖不致太高,容易用降糖药控制,避免高血糖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因限制主食所致热能供给不足,出现饥饿感,通常采用蔬菜充饥。粗纤维食物可减慢碳水化合物吸收,所以高纤维食品可缓解进食过程,使患者获得饱腹感。蔬菜中芹菜、白菜、菜花、韭菜、菠菜、冬瓜、南瓜、黄瓜、番茄、茄子等均可食用。在保持基本生理活动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总热量,每日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30%,碳水化合物约占50%~60%。三餐热量的分配早、中、晚分别为1/5、2/5、2/5,每餐都要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定时定量,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的释放[1]。食物不宜煎炸,宜煮、焖、蒸,清淡易消化,可用酱油、醋、味精、葱、姜、蒜调味,不可暴饮暴食。不宜食用红糖和白糖及其制品、水果糖、蜂蜜、含糖糕点或饮料,因甜食中含蔗糖、麦芽糖,能迅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大幅度上升,而甜味剂如蛋白糖和木糖醇等,不引起血糖升高,可以代用。

    2.1.3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糖尿病是一终身疾病,必须长期治疗。坚持合理用药,定期检测,不要人云亦云,看广告用药。介绍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时间,餐前、餐中、餐后服药的目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种类、作用、剂量、时间、正确抽吸法、部位的选择、注意事项等,严格执行医嘱,必须按时按量,不可随意增减,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拜糖平必须进餐时服用,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能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并且不增加体重,能有效调节血脂,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讲解其重要性,消除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注射胰岛素就像用了毒品,以后成瘾了,形成依赖,再也戒不掉。事实上使用胰岛素也是一种补充疗法,补充生理所需,维持糖代谢正常[2]。

    2.1.4 让患者了解运动的好处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做操、散步、慢跑、太极拳、练剑等全身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减少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生;保持正常体重,促进胰岛素在身体内的作用,减少并发症;松弛身心,消除压力等。运动应在餐后1 h进行,每天1~2次,每次20~40 min,选择合适的鞋袜,平整的场地,先热身15 min,以不感疲乏为度,出现乏力、心慌、胸闷、憋气、虚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运动前适量饮水,随身携带糖果和卡片,检查双足。运动结束后进行5~10 min的减速整理活动,勿立即停止。但对病情控制不理想,血糖很高,波动范围大,已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者,不宜运动锻炼,但进行散步和气功活动是有益的,注意避免空腹时运动或运动过量。

    2.1.5 教会患者基本卫生保健 每年检查眼底1次,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出现视物模糊、复视、视野变小、眼部疼痛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养成早晚刷牙和餐后漱口的习惯,牙刷宜选用软毛刷,每6个月检查1次牙齿。勤洗澡,更换内衣,女患者尤其应注意外阴清洁。避免皮肤冻伤、碰伤,如有损伤及时治疗。每天温水洗脚,洗净趾间,软毛巾擦干,平剪趾甲,不要赤脚行走,选择柔软、宽松、清洁的袜子和透气性好、大小合适非尖头鞋子,保护双足,防止并发糖尿病足。

    2.1.6 家庭环境 全家一同学习,共同参与,掌握必要知识,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糖尿病家庭治疗的关键[3]。对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糖尿病教育,使他们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什么是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如何处理,什么是糖尿病足,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双足,药物的保存和服用时间等,既利于帮助患者治疗,又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饮食和运动两项治疗,家庭成员的参与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教会患者测血糖和尿糖,以便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及时治疗。自测血糖越多,预后越好[4]。采血的部位可选择指尖两侧,可减轻疼痛,且不影响结果[4]。另外,要宣传糖尿病有遗传可能,但可以预防,他们应注意合理饮食和运动,防止肥胖。40岁以后,即使无糖尿病症状,也要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早治疗。

    2.1.7 效果评价 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在完成治疗医嘱的同时,充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加强护患沟通,反复多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积极参与并乐于接受,病情很快得到平稳控制,血糖值在理想范围,缩短住院日。

    2.2 出院患者 我们将出院患者中住院号为单数的35例列为观察组,采用电话或青年志愿者登门的回访形式,跟踪健康教育,住院号为双数的30例作为对照组,未开展跟踪健康教育。

    2.2.1 为患者建立档案 科内设回访登记本,将患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职业、文化程度、生理心理状况、病情现状等做好记录,有1名主管护师做电话回访工作,2~3例志愿者(护师)利用休息日上门回访。

    2.2.2 分发健康教育卡片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有责任护士填写健康教育卡片交给患者,正面填写患者姓名、诊断、单位或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本科室电话。卡片的背面填写出院指导的具体内容、自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胰岛素的自我注射法、用药及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自我保健和护理等。嘱患者随身携带此卡,按卡片内容进行自我护理。对照组患者只发给糖尿病出院指导。

    2.2.3 回访内容 回访者主动询问病情,了解患者健康状况以及患者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向患者进行再次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院外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同时鼓励患者提出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并预约患者来院复诊时间。最后将回访情况做好详细地记录。每次回访前,回访者应了解前次回访时患者情况,以便根据需要给予具体、合理、有效的咨询指导。

    2.2.4 回访时间 出院后1周开始回访,前2周每周1次,3周后每2周1次,特殊情况根据需要适时增减次数,做到随时掌握患者情况。

    3 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调查,笔者发现,患者出院后能正确用药,观察组32例,占91.43%,对照组20例,占66.67%;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观察组30例,占85.71%,对照组16例,占53.33%;能正确进行自我保健和护理,观察组31例,占88.57%,对照组10例,占3.33%;发生低血糖反应,观察组0例,对照组2例,占6.67%;6个月内因血糖升高再次住院者,观察组4例,占11.43%,对照组9例,占30%。回访式健康教育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至患者家庭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4 小结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可治、且不能放松的慢性疾病,单靠药物治疗难以较好控制,需要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态度和行为,才能达到满意效果。在糖尿病的长期治疗过程,糖尿病教育是第一环节,也是最关键环节[5],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需要精心组织,周密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宣教,对进一步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5-346.

2 何海屏.正确认识和使用胰岛素.糖尿病之友,2004,9:29.

3 冯建萍.全家齐动员应对糖尿病.糖尿病之友,2004,11:20.

4 张家庆.自测血糖从指尖到手臂.糖尿病之友,2005,4:10-11.

5 华东芳,张如根.糖尿病治疗第一环.糖尿病之友,2005,4:25.


作者单位:266400 山东青岛,胶南市中医院

作者: 吕秀娟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