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3期

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制定对策以达到减少或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的目的。方法在我院就诊的293例糖尿病患者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列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并针对病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结论针对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制定对策以达到减少或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的目的。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293例糖尿病患者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列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并针对病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结论 针对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降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低血糖,糖尿病;原因;预防;对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当静脉血糖浓度<2.8 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症。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有神经源性(自主神经)症状:肌肉颤抖、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组织糖缺乏症状:神志改变、性格改变、虚脱、乏力、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轻者可通过进食进糖很快缓解症状,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危及生命。由于近年来主张以严格控制病情,施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以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其低血糖的发生率也由此增加。通过对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293例糖尿病患者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原因。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93例,其中47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172例,女12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89岁,平均58.3岁。有78.6%的患者发生过低血糖反应,病史超过3年的,有84.7%的患者发生过低血糖反应,其中>3次/年的占54.7%。年龄越大越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发生原因见表1。表1  293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

    2  原因分析

 具体原因有:(1)胰岛素使用不当: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血糖降低未及时调低剂量,易发生低血糖,1型糖尿病多见。胰岛素使用后未及时进食,也是低血糖发生的常见原因。(2)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常见磺脲类口服降糖药量过大,优降糖尤为多见,多见于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3)食物摄入不足:胃纳差,腹泻,呕吐时未及时减少降糖药的剂量。(4)过量运动(时间过长、突然),运动量较平时大,如外出、大扫除、搬运、热水浴而未及时加餐。(5)肾功能减退,导致对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清除率降低。(6)饮酒过量会导致低血糖。(7)肾上腺、甲状腺或垂体功能衰竭。(8)同时应用心得安、阿司匹林、磺胺或抗抑郁剂等[1]。

    3  处理

 一般低血糖反应患者立即进食含葡萄糖、碳水化合物高的饮食,低血糖症状能很快缓解。但对于服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口服葡萄糖效果不佳,最好是静脉补充葡萄糖。因此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最好是边补充葡萄糖,边送医院就诊。

    4  预防对策

    4.1  在医生指导下每日使用适量的降糖药治疗  定时检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切不可随意增加降糖药量。

    4.2  合理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也是预防低血糖的基础  饮食的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搭配,应满足患者健康及活动量的基本需要,按时定量进餐,保持生活起居有规律。当不得已需延迟进餐时应预先进食适量的饼干或水果等。

    4.3  适量运动  足量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控制高血糖。但是应保持每日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基本不变。尽量安排在餐后1~2 h进行运动,因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一般不宜在空腹时运动,如确有清晨锻炼的习惯,也应在运动前适当进食。当进行较长时间的活动如远足、郊游等,在活动结束后可适当增加饭量或适当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

    4.4  尽量戒酒  若非饮不可(如出席重要宴会等)也只能在血糖处于良好控制下饮少许,而且饮酒前应进食一些食物。

    4.5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  如硬糖或方糖数颗,饼干数块等,以备低血糖发作时立即服用。记录低血糖发生的时间、次数,与药物、进餐或运动的关系、症状体验等,以便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应随身携带健康卡,卡上注明患者身份、住址、家庭电话、急救电话、所患疾病、使用的药物等情况,以备急救所用。

    4.6  定期监测血糖  推荐患者用血糖仪测指端末梢血葡萄糖水平至少每日1次,通常每日2~3次。应注意许多老年糖尿病和患病时间较长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常没有早期低血糖症状,容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约占10%[2]。及时监测血糖,及时处理低血糖,避免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生。

    4.7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各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控制饮食、长期服药带来的恐惧,对合并症的忧虑,谈糖色变等不良心理,以及患者又由于内分泌紊乱易烦躁、激怒、情绪激动等引起内分泌异常致血糖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关心、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指导患者解除忧恐情绪,消除外来干扰,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治疗的最佳心理,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4.8  做好宣教工作  应对糖尿病患者采取集体教育和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做好宣教工作,将低血糖的有关知识传授给患者及家属,加强他们对治疗和生活中低血糖反应的自我识别、自我救治。

    5  结论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只要我们认识到低血糖的危害,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掌握低血糖的预防对策,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

【参考文献】
  1 余江平,周捷,贺德辉.几类对血糖调节有影响的药物.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1):51-53.

2 张家庆.低血糖诊断的新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5,15(2):89.

(本文编辑:商 洁)


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东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

作者: 吴春燕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