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5期

1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案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方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协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利用心理测评工具检测患者的焦虑、抑郁、人际敏感的各项指数。结果治疗后的心理测试的评估,SCL-90各因子分在常规范围内,SDS、SAS均在标准分内,提示焦虑和抑郁明显改善。结论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能够改善抑郁性神......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心理咨询的方法,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深化自我认知,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 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协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利用心理测评工具检测患者的焦虑、抑郁、人际敏感的各项指数。结果 治疗后的心理测试的评估,SCL-90各因子分在常规范围内,SDS、SAS均在标准分内,提示焦虑和抑郁明显改善。结论 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能够改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认知模式,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抑郁和焦虑,强化适应能力,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使患者增强自知之明。

【关键词】  抑郁性神经症 心理咨询 认知重建

  Analysis of one case of depression

  LIU Ya-jie.

  Anding Hospital of Chifeng City,Chifeng 024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retrieve unreasonable cognitive model,deepen self-awareness,build a healthy lifestyle.Methods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techniques,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re used to help depressive patients deal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tool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indices of anxiety,depression,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tests,the scores of symptom checklist(SCL-90),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re normal.It suggests tha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has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can improve depressive patients’ cognitive model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lessen depression and anxiety,enhance adaptive capacity,so patients can learn to confront and deal with the reality,and enhance self-knowledge.

  [Key words]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体验过的情感“普通感冒”,联合国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抑郁是1990年世界致残的首要原因,并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致残因素中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据1979~1988年美国和英国采用自评问卷调查资料:抑郁症状的患病率为13%~20%,一致认为女性多于男性,而青年男性及65岁后的女性患病率较低,离婚和分居者患病率较高[1]。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调查,在15~59岁人口中,本病患病率为311%,占神经症全部病例的140%,居第三位,次于神经衰弱和癔症,农村患病率(412%)高于城市(209%)。据国外统计,本病终生患病率为45%约占精神科门诊病例5%~10%,多起病于青少年[2]。抑郁性神经症除有神经症的共同症状外,突出表现为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伴有焦虑、认知障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符,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广义地说,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主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有8%发展为惊恐障碍,8%成为躯体化障碍,18%发生躁狂,24%成为其他精神病,36%有抑郁发作。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2005年起无明显原因头晕、头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心慌,失眠,自觉脖子痛,当时去综合科医院系统检查,但没有发现明显阳性体征,患者觉得全身疼痛,心情不好,烦躁,感觉精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给予安定、谷维素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随后心情经常抑郁,沉重,工作成了最大的负担,过去的热情,信心,抱负,毅力逐渐消失,烦躁,易激惹,常独自一人啜泣,工作总是力不从心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万念俱灰,认为活在世上对社会、对家庭都没有意义,希望自己是个白痴,几次企图自杀,自述当安眠药吃到口中时,突然觉得人生还有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不愿撇下亲人让他们为自己的离去而悲伤,故又吐出来了。

  2  心理测试

    选择测试为MMPI、SCL-90、SDS、SAS。MMPI每个量表T分在40以下,无临床意义。SCL-90测试因子分如下:躯体化34,强迫症状12,人际敏感24,抑郁36,焦虑31,敌对18,恐怖16,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65,阳性项目46个,躯体主诉,抑郁情绪,人际敏感,焦虑明显高于常规,每个因子分大于2分为阳性。SDS:粗分60分,标准分53分,提示有重度抑郁。SAS:粗分52分,标准分50分,提示有中等焦虑。诊断:抑郁性神经症。

  3  应对策略

  31  行为疗法  个体在体验到自己的抑郁情绪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活动起来,从事新的有效行为。被动的和闲散的生活使抑郁永存,被动加深虚弱感,易形成“灰姑娘心理”——总期待着问题的解决[2]。我们应该告诫自己,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完全有所作为的。只有深刻体会过去生活模式对自身造成的损害,才能激发进一步从事更新的有效行为的动机。我们都知道,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是抑郁症的症状,因为情绪抑郁,活动减少,使你不想做任何事,你又责备自己,觉得自己无用,没有价值,使你相信自己再不能做任何事,结果你就更加抑郁,也更难做任何事。所以,从事新的有效行为,才有利于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改善思维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311  活动安排表  活动安排表是以小时为单位记下每天的活动,并按活动后愉快感和活动难度进行评定,如按0~10分评定并记录。每天晚上为次日做计划,活动的感受和难度要在活动当时评定并记录,不要在事后回忆。如有负性自动想法可及时记下。要坚持做计划,不要因为偶然的意外事件放弃计划。只要自己首先完成简单的任务,取得一些成功,并且变得稍微乐观一点,从而减少过度的自我批评行为,才能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12  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一定规律频率变化的声波震动传入人体后,正好与机体内相应的振动频率和生理节奏相配合,发生有益的共振反应,极大地激发人体内储存的潜能,使身体的某些部位与情绪反应由稳定的静止状态向活跃的动态方向转化。音乐的曲目宜以兴奋,激情类和活跃欢快类的为主,柔和、优美类为辅。如果是以抑郁引起的失眠为主要症状,则应以平稳、柔和、催眠音乐为主。对于伴有焦虑障碍者可配以平稳,松弛类以及柔和抒情类音乐为主。

  32  认知重建  不正确的认知有许多特点:(1)极端化的思考应对,不论什么事,都认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就比如不是黑,就是白,不是错,就是对的思考方式。(2)任意推断,没有明确的证据,对事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想象,而做出判断,如将自己的失误过分夸大的“扩大解释论”仓促考虑就做出决定的“主观、片面、理想化思维”等,因此,改变极端思考方式,使思维方式恢复正常,抑郁的情绪和不安的感觉才会自然地缓解。因此,我们首先要识别和检验负性自动想法。

  321  识别和检验负性自动想法  负性自动想法的特征:(1)自动性,不经逻辑推理突现于脑中;(2)负性,和情绪不良有关;(3)貌似有理;(4)存在于意识边缘,稍纵即逝;(5)内容为观念,想象,内心对话等。

    现实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可引起人们的不同情绪反应,比如,一个人因为考上大学而高兴,另一人因为离婚而沮丧,痛苦。但同样面临离婚事件,一个人抱有“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认为一旦离婚就糟糕透了,意味着整个人生的失败,随之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会非常剧烈、痛苦、懊恼、愤怒、绝望等。反之,另一个人对婚姻有较开放的观点,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契约,一旦婚姻分开是对两个人的解脱,随之他会以较为轻松的态度对待离婚事件。可见,不同的认知中介变量决定了情感反应的性质和水平。导致一个人行为和情绪反应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想法、解释和评价,即对此类事件的信念。

  322  信念重建  承认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有的情绪问题,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些障碍,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主要来自于不和理信念。明确找到这些信念,看到与自我挫败等的辩论价值。接受这一事实,即如果自己想改变,最好努力通过情绪和行为途径来对抗自己的信念,以及由这些信念引起的功能失调性情感与行动。有一个能够采用并且能被学会的潜在信念范围,因为信念不是固定的,因而能被修正。正如采用一种有用的格式,包括功能障碍性信念,新的更具有功能性的信念以及每一信念强度,用来矫正不合理信念。旧的信念:如果我没有取得很高的成绩,我就是一个失败者。新的信念:如果几乎在每件事上我都真正的失败,我才是一个全面的失败者。

  33  认知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认知推理可以引发情绪和行为问题,而情绪和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认知,修正认知错误,就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

  331  复杂问题简单化  以购物为例,出发前,尽量先别想这事会多麻烦,相反,先看一看你的记事板,列出购物清单。这样做完后,你可以给自己一个鼓励,毕竟你比刚才前进了一步。接着带上袋子和其他东西去购物。研究表明,抑郁的时候,我们丧失了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变得很容易畏难。对抗抑郁的方式,就是有步骤地制订计划,尽管有些麻烦,但请记住,你正训练自己换一种方式思维。如果你的腿断了,你将学会如何逐渐地给伤腿加压,直至完全康复。

  332  参加有益的活动  抑郁的时候,我们常会感到,自己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厌倦的事情。现在,尽管令人厌倦的事情没有减少,但我们可以计划做一些积极的活动,即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的活动。例如,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在花园里看书,外出访友或散步。有时,抑郁的人不善于在生活中安排这些活动,他们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痛苦的挣扎中,其实,我们需要积极的活动,否则,我们就会像不断支取银行的存款却从不储蓄一样。积极的活动相当于你在银行里的存款,哪怕你从事的活动只能给你带来一丝丝的快乐,你都要告诉自己:我的存款又增加了。

  34  精神疗法  抑郁症患者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世界和他自己的。为了改变这种错误观点,洛杉矶精神医疗中心的加里埃默提出了“三A法”,即明白(Acquaint)、回答(Answer)、行动(Action)。

  341  明白  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抑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有无异常,以及感觉思维的差别和身体反应等。

  342  回答  要学会每当产生一个错误时,及时地予以识别并记录下来。先写下自己的错误想法,再写下一个较为实际的选择答案,其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写完,询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然后再问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该怎样看呢?”

  343  行动  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换一个新的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则应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新的工作。还要多计划一些活动,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

  4  治疗后心理测验的评估

  41  SCL-90  躯体化19,强迫症状12,人际敏感17,抑郁19,焦虑20,敌对14,恐怖16,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49,阳性项目数36个,除焦虑外,其他各因子在常规范围内。

  42  SDS  粗分40,标准分60,提示没有抑郁。

  43  SAS  粗分36,标准分52,提示没有焦虑。

  5  评估

    主要是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根据这些行为上的表现,可以综合地判断社会生活的适应程度,作为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自我接纳程度评估主要包括:(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2)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个性不足的改善,整个人的性格是否变得比较稳定成熟,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一个人是否变得能够审查自己的行为,操纵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对人能比较体贴谅解,对挫折或打击的忍受能力是否增加,应付困难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较积极而有效等,都是衡量性格时的诸因素。

  6  讨论

    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具有较积极的效果。在现实社会,各种信息、刺激、竞争会在顷刻间充实我们的大脑,会使许多人难以应付,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心理咨询在我们的生活的领域显得越发重要。从总体上来说,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正常人群在生活中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种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理顺人格结构,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知,端正处世态度,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也就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1.

  2 易法建,冯正直,倪泰一,等.心理医生,第3版.重庆:重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4-264.


作者单位:024006 内蒙古赤峰,赤峰市安定医院

作者: 刘亚杰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