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3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产儿死亡率均可增高。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199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治疗护理了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0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妊娠 心脏病 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产儿死亡率均可增高。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199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治疗护理了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0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1例均在孕前或孕期明确诊断为心脏病,20~43岁,分娩孕周为孕266/7~415/7周,剖宫产251例,剖宫产率为83.4%,阴道分娩50例,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为0.66%,围生期死亡率为0.33%,围产儿死亡率为1.63%。

    1.2  心脏病分类  30例心脏病的类型与发生心衰的关系心衰19例中,从外院转入18例,本院发生1例,其初诊孕周为孕336/7周。

    1.3  心功能与剖宫产关系  心功能各级对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住院日数影响分析可见,心功能越差,剖宫产率越高,分娩孕周越小,新生儿出生体重也越低,出血量相对增多,住院天数延长。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心理安慰  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心理问题,主要为紧张、担忧和焦虑,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多从外院转入,因此,出现的心理问题既有因环境改变、语言不通所致的情绪不安和躁动,也有自身疾病在医疗过程中未能治愈所致的忧虑。护士要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并向孕妇说明用药的目的,教会她们配合方法,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2.1.2  饮食指导  向孕妇及家属解释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正确进高蛋白、低脂肪(尤其限制动物脂肪过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减少水钠潴留,防止妊娠期体重增加,并嘱孕妇进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和增加心脏负担。

    2.1.3  体位及活动度  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日间餐后有0.5~1 h的休息,夜间要有10 h的睡眠,休息时保持左侧卧位和头肩高位,防止子宫右旋,减轻对心脏的负担;限制体力劳动,适当减少活动量。心功能Ⅲ级以上者要以卧床为主,尽可能采用半卧位或半坐位,以患者舒适为标准。

    2.1.4  加强母胎监测  指导孕妇自我监测,正确数胎动,每天3次,每次1 h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同时进行胎心监护并给予氧气吸入等。每日3~4次测听胎心率,加强电子胎心率监护,隔天1次,必要时每天1次,同时配合超声,做生物物理象监测、脐动脉血流图测试、24 h尿雌三醇、血雌三醇的测定等,及时了解胎儿及胎盘功能。

    2.1.5  及时了解心功能情况  每日或隔日测尿蛋白和称体重。心功能Ⅲ级以上者根据体重增加情况,及时予以利尿,以减轻心脏负荷,加强观察有无水肿加重或范围扩大、气急和心率加快等异常情况的出现,加强心电监护并记录,配合医生及时复查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功能以及实验室检查。

    2.2  对各种心脏病的心衰给予不同的护理

    2.2.1  围产期心肌病  孕妇在孕前可无心脏病史,多在妊娠后期2个月出现,往往是突发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应加强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现象,配合医生及时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2.2.2  风心病所致的心衰  协助经常改变卧位,移动双下肢,防血栓形成。加强药物的控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先兆状态,本组风心病伴二尖瓣狭窄发生心衰3例,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在心衰好转情况下,做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心功能得到改善,于妊娠晚期作剖宫产术,母婴均存活。

    2.3  围术期护理  本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术为主,剖宫产率达83.4%,做好围术期的各种护理工作是预防心衰的关键。术前要及时按医嘱予以支持疗法和预防性抗生素疗法,以期改善营养和预防感染,进行必要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各种物品的准备。术后根据麻醉和心功能情况置患者于舒适的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并定时观察切口、宫底、宫缩、恶露等产科情况,根据心功能予以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滴速和补液量(10~20 ml/h,24 h<1 000 ml),尤其要加强第1个24 h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心衰发生。

    2.4  哺乳问题  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均予以中药麦芽和芒硝回奶,同时配合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

    (本文编辑:李倩倩)


作者单位:20215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崇明分院

作者: 张静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