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8期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室抢救过程中死亡2例,余30成功转入病房,抢救成功率93。结论对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急诊室抢救过程中死亡2例,余30成功转入病房,抢救成功率93.7%。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多发伤;抢救与护理


    多发伤是指由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它以发生率高、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为其特征。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急诊的抢救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抢救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1岁;致伤原因:车祸21例,高处坠落伤5例,斗殴伤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8例;2处伤都21例,3处伤者8例,4处伤都3例。

    2  急诊抢救与护理

    2.1  快速评估患者伤情  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快速全面的粗略检查,注意神志、面色、瞳孔、脉搏、血压情况,心搏骤停者行CPR。

    2.2  建立和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有效呼吸交换  严重多发伤患者大多合并呼吸道梗阻,必须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等,平卧、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若患者呼吸暂停或无效/低效呼吸,立即做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颈椎、喉部创伤者早期可做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2.3  维持有效循环,快速扩容  补充有效循环的是严重多发伤的重要抢救措施。严重多发伤所致休克的主要变化是血容量不足,微循环障碍。扩容是创伤性休克首要条件,但又要避免加重脑水肿的发生。补液时采用颈静脉或上肢静脉,尽量不用下肢静脉[1]。用16#~18#留置针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有效静脉通路以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用药的顺利进行。

    2.4  各脏器系统损伤的救护  (1)胸部创伤的护理: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其处理为闭合性,张为性气胸应尽快穿刺行胸腔闭式引流,必要时行开胸手术;(2)颅脑损伤的护理:及时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应注意防止脑水肿,可选用甘露醇和激素。(3)腹部内脏损伤的护理:疑有腹腔内出血时,应立即腹腔穿刺,超声等检查,防止休克,做好术前准备,尽早行剖腹探查;(4)骨折的护理:给予临时止血固定,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处理骨折。

    2.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伤情变化  观察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尿量、尿色变化,及时发生潜在的危险,详细记录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出对症处理。

    3  结果

    32例患者中除2例休克未及时纠正死亡外,30例经积极救治成功转入相关科室,成功率93.7%。

    4  讨论

    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应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观念。多发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伤后数分钟或数小时是抢救的黄金时刻,是关键阶段。因此急救人员在短时间内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熟练应用各项抢救技术,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救,并安全转入相关科室。

【参考文献】
  1 杨西宁.多发伤急救护理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51-52.


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东阳市横店集团医院急诊科

作者: 吕芬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