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8期

对不同层次护生临床教学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的需求,更好地指导实习单位改进护理临床教学,使教学安排能够有的放矢,适用于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提高教学质量。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0名我院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层次的护生在毕业实习期对临床教学的需求不同,不同学历间有显著差异。......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的需求,更好地指导实习单位改进护理临床教学,使教学安排能够有的放矢,适用于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0名我院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层次的护生在毕业实习期对临床教学的需求不同,不同学历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据此,实习单位及临床带教教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有必要进行不同的针对性强的临床教学安排,以满足不同层次护生的实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不同层次;护生;临床教学;需求


    Survey and analysis on bed side teaching demand of different level nursing student

    JI Chang-gao.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demands of the care intern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clinical teaching.It will be a better guidance to improve care clinical teaching for training units.Teaching arrangements can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and can apply to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qualifications,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Methods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a survey to 50 nursing interns in our hospital.Results  Different level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graduate internship needed different clinical teaching.Different qualif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  Accordingly,different and specific arrangements for the clinical teaching,which is necessary for attachment units and clinical teach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nursi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levels,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different levels;nursing interns;clinical teaching;needs

    临床护理教学是所有不同层次的护生理论联系实践过程的实现,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带教[1]。我院实习的大、中专及本科的护理系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等方面情况不同,因此,对临床教学有着不同的期望与需求,我们对此进行仔细的调查与评估,旨在为改进带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使其更合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带教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不同层次的毕业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为学生集体发放问卷,遵循自愿原则,分别集中填写。其中中专生18名,年龄18~20岁;大专生16名,年龄21~23岁;本科生16名,年龄23~24岁,均为女性。

    1.2  研究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我院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的有关需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有:实习生需要的教学氛围,包括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师生关系的处理及其他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实习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实习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实习要求的师资力量。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教学氛围对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的影响情况(表1)  同样的教学氛围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产生的影响各异,经χ2检验,在带教内容、方式重复、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等现象方面,不同学历间认知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本科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大专生和中专生;毕业流向对不同学历护生的困扰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本科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大专、中专生;其余项在不同层次护生间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层次护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情况

    2.2.1  进入临床护生最想做的基础操作排序情况(表2)  基础操作共七项,按护生最需要的程度进行排序,排列顺序用分数表示,排在第一位的为7分,依次向下类推,最后一项为1分,最后计算每一项的平均得分。

    2.2.2  不同层次护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需求情况(表3)  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内容的需求经χ2检验,在新业务、新知识,护理管理,差错防范教育的学习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科及大专生的需求远大于中专生;在普及性防护知识的学习方面不同学历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的学习需求大于大专生和中专生。其余项不同学历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教学氛围对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的影响情况 表2  不同层次护生最愿意做的基础操作得分排序情况 表3  不同层次护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情况表4  不同层次护生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情况 表5  不同层次护生对师资力量的需求情况

    2.3  不同层次护生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情况(表4)  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方式的需求经χ2检验,在布置思考题查书找答案和每周一次学生小讲课两种教学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及大专生多于中专生;在各科参加医疗查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多于大专、中专生。其余项不同学历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2.4  不同层次的护生对师资力量的需求情况(表5)  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师资力量的需求经χ2检验,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理论知识掌握,带教意识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均有明显差异,本科生及大专生的需求高于中专生。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已由被动转为主动地适应医疗服务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育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2]。多层次的护理教育油然而生,然而要做好多层次的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必须根据她们的不同需要,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带教的不足之处,探讨提高护理带教的新思路。

    对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需要本文主要从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师资力量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3.1  教学氛围  不同层次的护生均认为入科介绍、老师的热情态度及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对实习效果正面影响很大,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然而“使用代替教学”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护理教学的质量。区别于大、中专生,本科生对教学氛围有更进一步的要求。69%的本科护生认为各科室经常出现“带教内容、方式重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延缓了实习进度,影响学习积极性;而且,“毕业流向”对本科生产生了一定的困扰,影响了后期临床实习效果。

    3.1.1  提供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  护生从学校走上临床,既兴奋又紧张,面对医院、面对患者、面对陌生的环境,担心自己是否能适应,能否自如面对。因此,应为护生创造一个缓冲、融洽的环境[3]。护生每转到一个新的科室首先就需要带领她们熟悉病房环境、各种物品的放置、介绍人员结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本科常见疾病,使她们能心中有数;同时应保持热情、和蔼的态度,注意关心护生,多进行交流,鼓励其谈感想、提问题,消除紧张陌生感,使护生尽快融入科室这一整体,有利于下一步临床教学的顺利进行。

    3.1.2  科学制定实习计划  各科室应就该科的知识特色,先安排出一部分固定的教学内容;待新一批护生进科时,带教教师及早与实习学生沟通,通过座谈会、操作验收等途径评估、反馈,了解实习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实习进度,初步了解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她们的各自需求制定出分别适用于本科、大专、中专生的带教计划,有的放矢地选择带教方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各科室“带教内容、方式雷同”的现象。

    尤其本科实习计划,应符合新的护理模式,内容及方式要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尽量全面、形式多样,将新知识新业务、健康教育纳入实习计划中,安排比大、中专生少的时间完成理论学习和临床护理工作,延长综合能力的实习时间[4]。可以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培养本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

    3.1.3  加强督导,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有的科室在治疗任务重、护理人员紧张时,往往把使用放在第一位,即“使用代替教学”的现象,检查和指导就显得不足,使护生产生一种只被安排做事而无教师指导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带教教师加强督导进行连贯性带教,作为临床带教教师有责任将连贯性带教思路和理念渗透到每位临床教师的思路中,使她们认识到只让实习护士机械性操作而不进行相关讲解或只说不给予示范的后果,并根据实习护士反馈信息妥善合理排班,加强督导[6]。

    3.1.4  理论与实践结合  63%的本科生认为进入临床后发现理论与实践脱节,所学的护理理论在临床上无多大用处,所做的是与中专生同样的工作,临床实习仅是护理实习操作的延续,容易对护理实习失去兴趣。就此问题,就需要带教教师在本科临床教学中运用动机理论和兴趣原则,坚定学生的信心[5]。同时,要求带教教师把理论与技能的结合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临床开展实用性小讲课、护理教学查房和护理病历讲评,让护生把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3.1.5  心理疏导,缓解压力  从“毕业流向”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困扰程度可以看出,本科生更需要带教教师适时的心理辅导,帮助其摆脱在学校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各种高期望值和行为方式,勇敢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如鼓励她们尽早从思想、心理、学识、技能等方面作好就业竞争的准备,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3.2  教学内容     在基础操作的学习方面,从调查表上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护生进入临床,均希望得到静脉输液、静脉抽血等有创操作的训练,认为这样的操作技术性强,是护士过硬技术的体现,而不喜欢晨晚间护理、口腔皮肤护理等生活护理操作,甚至产生厌倦,满足于一知半解。

    就理论教学而言,83%的中专生表示有护理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的需要,其次是整体护理教育及差错防范教育,而对新业务、新知识,护理管理的兴趣不大;本科、大专生则表示对新业务、新知识,护理管理,差错防范教育,普及性防护知识有学习需求。

    3.2.1  基本操作技能带教  针对学生普遍重视技术性操作而忽视生活护理的学习态度,带教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向学生讲解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练习的目的是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可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它更是人文关怀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并且教导学生操作时要力求好上更好,培养扎实的基本功。

    适时导入“差错防范”及“普及性预防”知识无论对于本科、大专生还是中专护生都有重要意义。在护生进行护理操作全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以免给患者带来痛苦;另一方面,带教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加强自身防护,传授实习生医疗锐器损伤防护知识,规范护理操作。

    3.2.2  中专学历护生的理论带教  中专实习护士以初级实用型护理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启发式结合讲解为主,自学为辅的带教方法,使她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强化文化、人文、护理技能。具体说来,就是指导中专护生重点学习基础理论、基础护理、一般技术操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待到实习中期,再由浅入深,在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护生能力培养,包括语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护生的言行举止,加强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3.2.3  大专学历护生的理论带教  大专实习护士以中级实用型护理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临床护理能力为中心,同时加强护理临床教学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整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具体实施时,首先也应侧重对护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将已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所学知识有用、会用,以激发其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临床中经常遇到突发事件、疑难病例,带教教师就启发护生思考,运用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护理,解决问题,可提高护生对努力后成功的满足感,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

    3.2.4  本科学历护生的理论带教  本科实习护士以高等护理人才为指导思想,注意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以自学讨论为主,讲解为辅,结合临床所见疾病护理和操作,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护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首先组织护生参加专科护理讲课、护理教学查房、新业务学习、医疗查房等。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其次应侧重对护理文件书写及管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参加病历书写、参加护士长行政查房以及进行学生小讲课来实现。

    最后要培养学生撰写论文以及科研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新业务、新知识,不断开阔思维。讲解如何确定临床护理中的论文题目,如何在临床中找出护理科研课题,使学生懂得主要是细心观察事物,克服习惯性思维,才能找出具有特色的科研课题。

    3.3  教学方式  不同层次的护生在以下三方面表现了一致的需求,结合患者进行床旁授课,每周一次教师小讲课,各科参加一次护理查房。不同层次护生均不接受的教学方式是晨间提问,出科理论考试,内、外科各写一份护理大病历。分析原因:其一、护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而胆怯,怕回答问题不正确丢面子;其二、临床教师提问欠灵活;其三、护生存在厌考心理;其四、学习存在惰性。可以将教师提前讲解与提问、考试相结合,增加学生的信心。

    区别于中专生,本科、大专生对教师布置思考题回去找答案,每周一次学生小讲课的教学方式有兴趣。81%本科生认为各科参加医疗查房一次很必要,认为可以将参加医疗查房作为医疗实习的一部分,认为这种方式对于护生熟练掌握护理评估技能,推动护理程序进入有效循环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3.3.1  带教模式多样化  临床带教过程中除了采取学生喜欢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外,还可以穿插运用许多新的带教模式,如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7],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技能,使学生逐步从单项护理操作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过渡。运用护理程序的带教模式[8],在带教中根据上一轮老师提出的目标反馈进行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直至完成总体目标。还有因材施教的带教模式[9]、目标带教模式等。

    3.3.2  不同授课方式相结合  实习指导方式也应灵活多样,但主要还应以床边结合患者授课,小讲课为主。另外,护理教学查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方式,可以每月选择1个病例,让护生对患者问诊,提出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由本科护生主讲,大家共同讨论和补充,并可以到床边进行护理效果评价。这种方法可提高护生的兴趣,也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教师还应学习使用多媒体设备,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加以发挥。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将更易于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知识理解达到融会贯通,从而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整体综合能力。

    3.4  师资力量  该问卷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不同层次护生对带教教师素质的需求,即具有丰富科室临床实践经验的主管护师或护士,要求热爱教学、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同时应注重自身修养,能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带教技巧。

    带教教师的选拔与培训是保证护理临床带教质量提高的关键[10]。通过自我推荐、护士长推荐、往届护生评价推荐,选择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的主管护师和护师担任带教工作。

    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自身特点,安排不同的带教任务。可以请在青年护理操作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年轻护士为护生指导基础操作,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无菌技术、心肺复苏、穿脱隔离衣等;高年资护士则担任专业理论讲课,课后解答护生的疑问。

    加强临床师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培训一批业务熟练、技术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队伍。多渠道给她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从素质、带教能力、带教方法以及新知识、新理论方面,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能力。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每年评选优秀带教教师,给予精神、物质奖励,在外出学习、晋升、晋职时能优先考虑,以激发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

    4  小结

    本次调查,使我们了解到不同层次护生在毕业实习期的临床教学需求,可以看出:不同层次护生在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四个方面有不同要求,且学历层次高的本科、大专生的带教要求明显多于学历层次低的中专生。因此,在毕业实习期,根据本科、大专、中专护生的不同的临床学习需求合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使护理临床实习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思琛,林细吟,罗志民.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04,3(6):58.

2 扈风云.现代医学模式下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0(11):49.

3 李春香,陈秀春.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中国医学管理,2000,20(11):50.

4 周立,虞梅影.全军首届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实习看法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2):737-741.

5 方进博,杨敏,李小妹.动机理论和兴趣原则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运用.现代护理,2001,7(12):52.

6 费凯红.针对实习护士特点开展临床带教.现代护理,2004,10(8):756-757.

7 李文萍.关于临床护理带教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2,20(4):39-40.

8 陈移,王钰美,楼美丽.学生气质类型与护理临床护理教学.护理学杂志,2000,15(1):46.

9 元荣珍,沈蔚倩.三维教学评估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0,15(10):621.

10 裴玉琴.护理临床带教质量探讨.甘肃中医,2004,17(11):37.


作者单位: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作者: 季长高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