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期

浅谈老年静脉输液的几点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老年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有着千变万化的诊断和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发生着退行性变化,他们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常患有各种疾病,而且症状、体征不典型,所以护士为老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老年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有着千变万化的诊断和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发生着退行性变化,他们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常患有各种疾病,而且症状、体征不典型,所以护士为老龄患者处置过程中,须了解掌握老年人病症特点,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特点区别对待,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科老年患者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且多种疾病并存,在八年的临床实践中,本人体会到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选择好的穿刺部位

    老年人由于输液时速度慢,时间长,易感到疲劳,有的老年人肌肉有不自主运动,因此在静脉输液选择血管时,应选择比较舒适,有利于活动的部位,如手背、足背、小臂背面,应避开关节活动处,因关节处不易固定,患者肢体轻微活动易致针头刺破血管,穿刺中遵循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的原则。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大,较易出血,故应避免在血管上方直接进针,并尽量避免重复一处穿刺,因同一部位的多次穿刺会加重疼痛,因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容易渗出。体弱及患各种慢性病的患者手足背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而活动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穿刺前不宜过早、过紧地扎止血带,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选择好血管后应松开止血带,待消毒皮肤、排好空气等准备工作完毕后,再扎上止血带进行穿刺。最好选用五号半针头,进针角度不要大于40°角,操作前用手轻轻摩擦皮肤30~60 s,见回血即可。尽量减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因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与血管壁的受损程度成正比。可选用患者手置握杯状,用左手将其手部皮肤绷紧并固定,充分显露静脉。还可使患者手部放松,手腕下弯时握其并拢的五指。

    2  注意调节输液速度

    静脉输液时间过长,影响药效作用的发挥和患者的休息。故一般患者输液速度在60~80滴/min,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减退,体质虚弱,应减慢速度,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30~40滴/min为宜。还应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数,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药物应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故不能自行随意调节滴速。

    3  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对疼痛等各种症状反应迟钝,故应经常巡视,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发麻、疼痛及肿胀,对于已出现的渗出,应及时予以理疗、局部封闭等处理,临床上使用硫酸镁外敷效果较好。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出冷汗等不适症状,如有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老人由于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容易影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力差、个性差异大、半衰期相对延长,同时老年人又不一定十分健全,要密切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注意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4  输液期间做好心理护理

    某些老年患者因长年病重,常性格急躁、易怒,长时间输液的疼痛和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容易导致患者对输液的厌烦和消极态度,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此外老年人常有动作较慢,反应迟钝,听力减退,因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若处理不及时或任何一个不耐烦的动作或表情,都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伤害,易发生护患矛盾。所以我们护士应理解他们,掌握患者心理,耐心解释,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本着患者至上的原则耐心热情地为他们服务。例如,冬季为感觉血管疼痛或输液凉的患者将外包毛巾的热水袋放入患者手下,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输液时间长的患者,给予协助更换体位,减轻其疲劳感,通过给患者听收音机、看电视的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枯燥的感觉。

      5  注意拔针的技巧

    拔针时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可以减轻疼痛,拔针时先清除胶布,固定针柄,只留下遮盖针眼的带吸收垫的一条胶布,拔针时手捏针管下方的软管处,将针柄抬高10°~15°,使针柄自然地顺血管方向快速拔出,在针头要离开皮肤时,迅速用拇指指腹沿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2~1.5 cm,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时切忌边按边揉,一般按压5~10 分,同时宣教患者拔针后不要急于上厕所,不能用力起床,防止血液自针眼处大量渗出。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节反应不敏感,心肌老化,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脏应激性下降等原因,使其对体位改变的自身代偿功能减退,而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轻者头晕,站立不稳,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摔倒等不良后果,尤其是患有冠心病者,因常服用硝酸酯类和某些抗高血压药者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往往还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所以,患者静点结束或静点过程中离床活动时,应嘱其坐起数分钟后再离床,这样可以结合体位性代偿调节得以适应,同时对那些曾有体位性低血压病史者输液时宜给予高枕卧位。静脉输液完毕后拔针是一项重要环节,尤其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血管细、脆,如果拔针后交代不到位,会导致穿刺部位出血、皮下瘀血,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会给下一班增加负担,引起不必要的隐患。拔针后输液胶贴可根据患者的意愿保留,以满足其怕针眼感染的心理。

    总之,了解高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发生原因,针对性地做好防范措施,认真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详尽的输液计划,输液整个过程中仔细观察,规范操作,注重各细节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解放军第208医院干部病房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