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6期

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科患者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使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方法对134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患者,进行支具佩戴的相关宣教,如佩戴和卸取的方法、佩戴支具期间的注意事项、佩戴后正确的上下床方法、支具保护以及双下肢活动训练方法等。结果使用外固定支具辅助后,131例患者能早期离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骨科患者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使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方法 对134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患者,进行支具佩戴的相关宣教,如佩戴和卸取的方法、佩戴支具期间的注意事项、佩戴后正确的上下床方法、支具保护以及双下肢活动训练方法等。结果 使用外固定支具辅助后,131例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3例术前已经发生双下肢截瘫的患者能坐位活动,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正确使用脊柱外固定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巩固手术疗效。

【关键词】  脊柱;外固定支具;护理

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常需使用支具固定胸腰椎,短期内保持胸腰部的稳定,缩短卧床时间,提高手术疗效,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134例脊柱手术后的患者使用“背心式”外固定支具辅助后,均能早期活动,现将有关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34例,男99例,女35例;年龄19~71岁,平均(40±5)岁。腰椎骨折38例,胸椎骨折22例,椎管狭窄37例,胸椎结核6例,脊柱侧弯3例,脊柱肿瘤2例,腰椎滑脱26例,其中有3例胸椎骨折患者已发生双下肢截瘫。分别行椎体爆裂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椎管减压术、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脊柱侧弯矫形术、脊柱肿瘤切除术及腰椎滑脱复位融合术等。其术后平均离床时间为:胸腰椎骨折及滑脱患者需术后1个月;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患者需术后1周~1个月不等;胸椎结核及脊柱侧弯患者需佩戴支具卧床1个月后再佩戴支具离床活动(个别病例离床时间按医嘱)。

  2 护理方法

  2.1 支具的佩戴方法 试戴支具前护士要给患者讲解使用支具的目的,并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患者先取侧卧位,将支具后叶置于躯干后面;再取平卧位,将支具前叶置于胸腹部,使支具前后叶边缘在腋中线重叠,前叶边缘外露,先系紧中间的扣带,再系紧两边的扣带。松紧合适度的判断方法为:平放一手掌在支具和患者胸廓之间,嘱患者深呼吸,以患者自觉不影响呼吸为宜。卸下方法:患者先取平卧位,按与佩戴相反的顺序取下。

  2.2 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 (1)佩戴支具位置要准确,松紧度适宜,与胸腰椎的生理曲度相适应,过紧易出现支具边缘致肩胛骨或髂嵴处皮肤压伤,过松则达不到制动目的;(2)根据患者病情,一般术后1个月患者可佩戴支具离床活动。支具必须在卧床时佩戴,将支具松紧度调节好后方可离床活动,卧床后再将支具卸下。除去支具后仰卧于床上,腰下垫薄枕(高3~4 cm)维持腰部的生理前凸,侧卧时,在季肋部垫枕(高3~6 cm)维持脊柱的正直,防止加大椎体的侧方压缩;(3)每天做深呼吸锻炼:合闭双唇,挺胸用鼻深吸气,持续5 s,再微张双唇缓慢吐气,持续10 s,每天3次,每次做30回,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

  2.3 皮肤护理 (1)应该注意避免支具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尽管支具已设置有许多通气孔,透气性能良好,但吸汗性能差,故必须穿全棉内衣或垫棉质衬垫,以利于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和保持皮肤的清洁;(2)佩戴期间做好胸背部皮肤护理,视情况每日清洁皮肤及更换衬垫1~2 次。注意行胸背部皮肤护理时患者应保持脊柱的正直;(3)佩戴支具期间定期检查胸背部皮肤情况,定时进行局部皮肤按摩;(4)内衣或衬垫需平整,不宜过紧,拆去扣子及其他附在衣物上的硬物,以免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发生褥疮。

  2.4 饮食护理 (1)佩戴支具时饮食不宜过饱,避免导致急性胃扩张,应少量多次进食;(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可以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 000 ml,进食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红薯、玉米、青菜等,保持膳食平衡;(3)可定时行腹部环形按摩:解小便后取平卧位,屈膝,搓热手掌,以肚脐为中点,顺时针环形按摩30次,环形从小到大,配合腹式呼吸,注意保暖。

  2.5 下肢活动训练 佩戴支具离床活动前,指导督促患者在床上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关节屈伸活动训练,以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方法:(1)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将大腿伸直用力绷紧,维持5~10 s后放松,反复进行。(2)直腿抬高训练:平卧位,下肢伸直离开床面,抬高45°~60°,维持5~10 s后缓慢放下,双下肢交替练习。(3)膝关节、踝关节训练:膝关节、踝关节屈伸,在每一位置维持 5~10 s,反复进行。每日训练分早、中、晚3 组,每组 20~30次,注意避免饱餐后马上运动,应休息30 min 后再进行。训练原则为活动度由小到大,运动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2.6 佩戴支具的离床方法及注意事项 需要佩戴支具的患者脊柱稳定性较差,虽然佩戴支具起到了固定作用,但必须掌握正确的离床活动方法,防止因脊柱受力而造成再损伤。离床活动原则是:上下床均需采用侧卧位。

  2.6.1 床上坐起方法 从右(左)侧下床时先将身体轴线翻向右(左)侧,右(左)手肘顶床再用右(左)手掌撑床,左(右)手掌也撑床,把身体撑起,同时双腿慢慢移到床下,即可坐起。

  2.6.2 离床方法 床边坐起后,待无眩晕等不适时用手支撑床沿在床边站立,稍后再走动,注意有轮子的病床,应先把轮刹踩下,避免病床受力后移动导致意外。

  2.6.3 上床方法 从右(左)侧上床时身体坐在床右(左)边,右(左)手掌撑床再用右(左)手肘顶床,左(右)手扶床沿,同时双腿慢慢移到床上,形成侧卧位,然后平卧。

  2.6.4 离床时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突然间起床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双下肢无力等情况,因此离床活动时动作要缓慢,起床前喝少量温开水。(1)首次离床活动时,要有护士在旁指导,刚开始离床行走时要有家属陪同,以免发生意外;(2)若活动时感到头晕明显,要立即尽可能沿墙蹲下,原地休息,以防直立性摔伤;(3)双下肢乏力者可使用助行器协助行走,并有医护人员陪同。(4)若患者首次离床时感觉眩晕,应指导患者半坐卧位及深呼吸,待眩晕缓解后,再协助患者适当室内行走。

  2.7 排便时的注意事项 患者佩戴支具上厕所时,可以扶着墙壁或墙上的把手,两腿前后分开,屈膝屈髋蹲下。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突然起立时易因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眩晕而发生意外,应告知患者要缓慢站起,必须有家属陪同,注意厕所门不能锁死,防止发生意外时,阻碍救援,有条件者使用坐便器。

  3 出院指导

  3.1 支具保护 讲解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和保护支具的方法,以防因处理不当而导致支具变形或损坏。方法:用温水或冷水加普通清洁剂将支具清洗干净,用毛巾拭干,或平放于阴凉处晾干备用。禁止使用强清洁剂用力清洗,更不可用吹风机吹干或在阳光下曝晒,以免变形。变形后易造成受力点不准,达不到固定作用或导致皮肤受压破损。

  3.2 示范 向患者及患者家属示范皮肤清洁方法及支具的佩戴方法,并要求患者及患者家属能正确复述,患者家属能在护士指导下正确操作。

  3.3 日常活动注意事项 禁止脊柱旋转运动,半年内不提重物。少取坐位,减少胸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取低物时需先靠近物品屈膝屈髋位拾取,以避免弯腰动作。佩戴支具时相对限制活动,一般在坐位和站立活动前佩戴,卧床时除去;佩戴后只能从事一般活动,禁止剧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1]。

  3.4 定时门诊复查 一般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出现腰痛、双下肢麻木等不适应随时门诊就医。佩戴时间达手术后3个月或遵医嘱。

  4 结果

  134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具辅助后,131例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3例术前已经发生双下肢截瘫的患者能坐位活动,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5 讨论

  支具采用石膏绷带在病变的部位进行贴身取模,再根据模型加工制成分为前、后两叶的热塑合体支具。支具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用尼龙带拉力扣相连,松紧可自由调节。外固定支具的优点为强度大、轻便、透气性能良好(支具上有通气孔),不易引起皮肤过敏等皮肤病,而普通石膏透气性能差,易引起湿疹等皮肤病[2],而且支具不易受温、湿度影响,不易被折断变形,无毒无味,具有一定弹性,可随人体增胖或减瘦调整松紧度,以达到最佳固定效果,使患者能较快的适应佩戴过程。

  脊柱手术使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若因姿势不当引起植骨块滑脱、螺钉松脱或折断,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3],使病情加重。支具外固定利用了生物力学三点矫正的原理,达到限制活动的目的[4]。脊柱术后脊柱稳定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如疼痛、预防再骨折等,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5]。外固定支具对脊柱融合术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起到了积极治疗作用,可提供身体支撑,控制胸腰椎的伸屈、旋转和侧屈运动,减少身体重量对椎体的压力,可防止植骨愈合不良或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同时可减轻疼痛,预防畸形。支具克服了石膏固定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早期离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外固定支具对脊柱术后患者起到了积极治疗作用,但佩戴支具的副作用亦不能忽视,即长期使用会使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产生依赖心理,如果佩戴方法不正确或向患者交待不清可能导致发生并发症。佩戴支具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压伤或破溃、神经受损、下肢血栓形成和消化不良。有文献报道,长期佩戴支具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佩戴时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除去支具后[4]。同时,佩戴支具也易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护士要经常询问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腹部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特别是第一次佩戴时,护士一定要亲身指导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由于制订支具时患者仍需平卧,所以,当患者站立位时,可能发生支具不合体的情况,本组病例在调查期间有3.3%的患者佩戴支具离床后,感觉不舒适,已及时与厂家联系并进行修整,直至患者感觉舒适为止。持续佩戴支具的时间非常重要,应根据病情按医嘱执行。

【参考文献】
    1 张福华,曹飞,鲁道海,等.建立支具室及其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中国厂矿医学杂志,2001,14(3):197-198.

  2 李洪祥,张晶岩,郭小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160例.黑龙江医学,2006,30(1):39-40.

  3 袁鸿宾,宁志杰,叶连生.热塑支具在矫形外科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3):186.

  4 戴力扬.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6(7):543.

  5 叶劲,莫茅,蔡维山,等.脊柱重建手术对胸腰椎转移瘤致脊髓功能障碍及疼痛的改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4,8(23):4690.

  (本文编辑:江 枫)


作者单位:510700 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脊柱外科

作者: 李燕容,曾丽雯,徐淑红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