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3期

脑卒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脑卒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DVT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高龄、卧床、重度肢体瘫痪、静脉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积极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关键词】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脑卒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DVT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高龄、卧床、重度肢体瘫痪、静脉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积极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关键词】  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的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脑卒中患者约有三分之一需卧床。因其运动功能障碍使血流滞缓,易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瘫痪肢体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DVT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DVT是病死率极高的肺动脉栓塞的基础病。

  1 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并发DVT的临床表现有患侧肢体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浅静脉扩张、下肢水肿,皮肤发绀,皮肤温度升高,肌肉萎缩及双下肢不对称等,但约50%或以上的下肢DVT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体征,研究表明左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右下肢。重度偏瘫及长期卧床患者的DVT发生率较高,且患者瘫痪程度越重,DVT发生率越高[1]。

  2 DVT的病因以及预防

  脑卒中患者发生DVT多在脑卒中早期1~2周内,其高发原因:(1)肢体肌肉瘫痪无力,其深静脉失去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血液淤滞。(2)血液黏滞度高。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措施中脱水剂和促高凝剂的使用,造成血液黏滞度增高,易形成血栓。(3)深静脉损伤。最常见的是深静脉置管术和介入性操作,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纤维蛋白原与血液中有形成分易于黏附、聚集而形成DVT。DVT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临床上90%的肺栓塞是由下肢DVT引起的,故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4]。基于上述DVT的发病因素,采用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及加穿弹性压力袜套,通过被动运动促使瘫痪肢体深静脉的血液回流。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鼓励患者经常做足伸屈运动和早日离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安全有效的措施[2]。弹性压力袜套是一般使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辅助性治疗物品,脑卒中患者使用弹性压力袜套可通过压迫瘫痪肢体的浅静脉促使瘫痪肢体深静脉的血液回流。降低DVT发生的同时,应避免深静脉创伤性护理操作,适当补足水分。

  3 护理方法

  3.1 患肢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的疼痛和肿胀情况,触摸患肢动脉搏动,指压毛细血管的充盈度。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弹性和患肢的感觉。每日测量周径并记录,测量方法可采用以膝关节为中心,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处测量周径,并与溶栓前对比,以观察了解疾病的发展及恢复情况。

  3.2 患肢体位 DVT发生后,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患肢抬高20~30 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5],腘窝处避免受压,患肢制动,局部禁止按摩,可予以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3.3 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药物溶栓时首选患肢静脉,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有无出血,有无黑便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性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下肢DVT后1~2周内最不稳定,血栓极易脱落,要警惕PE的发生[6]。

  3.4 出血的护理 用软毛牙刷刷牙,如齿龈出血时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时可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7]。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 cm处压迫止血,渗血量较大时,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2 块2 cm×2 cm的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并加用沙袋压迫[8]。

  3.5 心理护理 下肢DVT患者常因疼痛较重、患肢水肿、治疗时间长而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和悲观心理,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患者家庭、社会的支持。

  3.6 健康指导 避免长时间久站及卧床时间过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绝对戒烟,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饮茶,因茶叶有促进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脑卒中患者是DVT高危人群,特别是合并重度瘫痪者,多数脑卒中患者的DVT累及下肢远端深静脉,DVT发生后,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病死率可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血栓形成后出现一系列综合征,给患者的生命、生活及工作带来影响。所以DVT的早期预防对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2 徐秋霞,王松,赵永志.血栓栓塞性疾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3-94,108-109.

  3 付佳,高凡,郭红,等.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550.

  4 曹洪,李伟,谢祥仁.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概况.医学综述,2008,14(2):2752-2781.

  5 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6 单爱静,张轶芸.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行导管溶栓术的护理.现代护理,2005,11(22):1951.

  7 黄俊荣,辛绍伟.血管腔内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12):1152.

  8 吴逸炯,沈明.14例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84-985.

   

作者: 熊岑,徐 丽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